- dc.title
- 醉驾入刑10年治理模式反思——以重庆市A区数据分析为蓝本
- dc.contributor.author
- dc.contributor.affiliation
- 西南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中国刑法学研究会;西南政法大学重庆市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协同创新团队“国家毒品问题治理研究创新团队”;西南政法大学国家毒品问题治理研究创新团队
- dc.publisher
- 刑法论丛
- dc.identifier.year
- 2022
- dc.identifier.issue
- 02
- dc.identifier.page
- 194-217
- dc.date.issued
- 2023-10-30
- dc.language.iso
- 中文
- dc.subject
- 醉驾治理;危险驾驶罪;易科罚金;暂缓起诉;轻罪前科封存
- dc.description.abstract
- 醉驾入刑10年来,社会影响与日俱增,对抑制严重醉驾行为、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发挥了重要作用。实证数据显示,因醉驾入罪门槛低、出罪机制不完善、前科封存制度阙如、刑罚严厉性不足等,导致当前我国醉驾治理面临着打击面过宽和对潜在违法者威慑力不足的双重困境。破解双重困境的总体思路,在于健全宽严相济的醉驾治理体系。具体而言,在刑事立法上,适当提高醉驾入罪门槛,加大刑罚规制力度,确立轻罪前科封存制度;在刑事司法上,建立醉驾案件暂缓起诉制度,规范缓刑适用;在刑事执行上,建立“易科罚金刑”制度,完善检察监督;在行政执法上,加大严格执法力度。在此基础上,形成危险驾驶罪与交通肇事罪相互衔接、公检法工作相互协调、公安司法与发案单位及纪检监察机关间协作配合的多元化、多层次的立体型醉驾治理机制,最终实现醉驾行为的有效治理,助推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
- dc.description.sponsorshipPCode
- 暂无
- dc.description.sponsorship
- 最高人民检察院2021年度检察理论研究课题“醉驾治理中的困境与破解”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 dc.identifier.CN
- 无
- dc.identifier.issn
- 无
- dc.identifier.if
-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