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c.title
- 算法默示共谋反垄断规制的反思与对策
- dc.contributor.author
- dc.contributor.affiliation
- 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
- dc.publisher
- 甘肃政法大学学报
- dc.identifier.year
- 2023
- dc.identifier.issue
- 05
- dc.identifier.page
- 32-45
- dc.date.issued
- 2023-09-30
- dc.language.iso
- 中文
- dc.subject
- 算法默示共谋;规制理念;间接证据;反垄断责任
- dc.description.abstract
- 在数字经济时代,算法作为辅助或替代经营者决策的工具,提高了默示共谋的发生率和稳定性,这引起了反垄断理论界与实践界的高度关切。然而,当前对算法默示共谋的反垄断规制不尽如人意,从规制现状考察,发现针对算法默示共谋的立法与执法调整效果甚微;从规制制度审视,探之行为认定存在协同行为路径和共同市场支配地位路径之冲突,且不同路径下证据证明困难重重,责任主体与责任分配问题也未得到妥善解决;从规制理念审思,发现包容审慎的规制理念已非应对算法默示共谋的最佳选择。对此,在规制理念方面,需由包容审慎向“强干预”的规制理念转变,形成对算法默示共谋事前、事中和事后规制并重及法律和技术共治的规制范式。在规制制度方面,行为认定可以协同行为制度为主,以共同市场支配地位制度为辅,灵活利用不同类型的间接证据证明“合意”或“共同性”,确立优势证据标准以判断证据证明力,并合理分配举证责任标准。最后,确立提供者和使用者作为责任主体,并按照控制程度和获益结构合理分配责任。
- dc.description.sponsorshipPCode
- 18ZDA150;CYB22172;2021PY79
- dc.description.sponsorship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互联网经济的法治保障研究”;重庆市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数据要素时代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制度研究——以重庆市为例”;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培育项目“平台经济领域算法型垄断的法律规制研究”
- dc.identifier.CN
- 62-1219/D
- dc.identifier.issn
- 2096-9392
- dc.identifier.if
- 1.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