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范式下的法庭自动说话人识别实证研究

传播影响力
本库下载频次:
本库浏览频次:
CNKI下载频次:0

归属学者:

张翠玲

归属院系:

刑事侦查学院

作者:

张翠玲1,2 ;丁盼

摘要:

通过对一起典型刑事案例的实证检验研究,示范性表明法庭语音证据评价新范式和法庭自动说话人识别技术在司法实践中应用的先进性、有效性和可行性。首先,明确控辩假设,并基于案件语音数据特点选择相关背景人群语音数据库。其次,在似然比框架内,利用相关背景人群的语音数据对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法庭自动说话人识别系统进行性能验证。最后,计算检材语音与样本语音比较的似然比值,评估二者的同源性,解释证据价值。基于典型案件现实条件开展法庭说话人识别的实证研究,对于法庭语音证据评价新范式和法庭自动说话人识别技术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语种:

中文

出版日期:

2023-08-15

学科:

诉讼法学

提交日期

2024-03-20

引用参考

张翠玲;丁盼. 新范式下的法庭自动说话人识别实证研究[J].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03):87-94.

全文附件授权许可

知识共享许可协议-署名

  • dc.title
  • 新范式下的法庭自动说话人识别实证研究
  • dc.contributor.author
  • 张翠玲;丁盼
  • dc.contributor.affiliation
  • 西南政法大学刑事侦查学院;重庆高校刑事科学技术重点实验室
  • dc.publisher
  •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dc.identifier.year
  • 2023
  • dc.identifier.issue
  • 03
  • dc.identifier.page
  • 87-94
  • dc.date.issued
  • 2023-08-15
  • dc.language.iso
  • 中文
  • dc.subject
  • 新范式;法庭自动说话人识别;似然比;验证;实证
  • dc.description.abstract
  • 通过对一起典型刑事案例的实证检验研究,示范性表明法庭语音证据评价新范式和法庭自动说话人识别技术在司法实践中应用的先进性、有效性和可行性。首先,明确控辩假设,并基于案件语音数据特点选择相关背景人群语音数据库。其次,在似然比框架内,利用相关背景人群的语音数据对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法庭自动说话人识别系统进行性能验证。最后,计算检材语音与样本语音比较的似然比值,评估二者的同源性,解释证据价值。基于典型案件现实条件开展法庭说话人识别的实证研究,对于法庭语音证据评价新范式和法庭自动说话人识别技术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 dc.description.sponsorshipPCode
  • CSTB2022NSCQ-LZX0007;FSSGL2021D-03
  • dc.description.sponsorship
  • 2022年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重点项目;教育部科技部司法鉴定技术与应用社会治理学科创新引智基地2021年度青年项目
  • dc.identifier.CN
  • 11-3933/N
  • dc.identifier.issn
  • 1007-1784
  • dc.identifier.if
  • 0.688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