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牙皮肤咬痕证据研究现状与展望

传播影响力
本库下载频次:
本库浏览频次:
CNKI下载频次:0

归属院系:

刑事侦查学院

作者:

李硕 ;张磊磊 ;刘康康 ;梁慕文

摘要:

人类牙齿皮肤咬痕证据常见于性侵、虐童等暴力型犯罪,是法医损伤检验鉴定的重要对象之一,具有较强的物证溯源价值。实践中,受咬合力、咬合位置及皮肤组织结构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皮肤咬痕通常难以清晰、完整地反映人类牙列的咬合面结构,当前法医牙科学皮肤咬痕证据的科学性与可靠性基础仍然存在一定的争议。结合近些年咬痕分析领域的相关研究内容,重点对人牙皮肤咬痕证据的应用与研究现状展开综述,旨在为法医牙科学领域皮肤咬痕证据的未来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语种:

中文

出版日期:

2025-02-14

学科:

公安学

提交日期

2025-02-27

引用参考

李硕;张磊磊;刘康康;梁慕文. 人牙皮肤咬痕证据研究现状与展望[J].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5(01):17-23.

全文附件授权许可

知识共享许可协议-署名

  • dc.title
  • 人牙皮肤咬痕证据研究现状与展望
  • dc.contributor.author
  • 李硕;张磊磊;刘康康;梁慕文
  • dc.contributor.affiliation
  • 西南政法大学刑事侦查学院;重庆高校刑事科学技术重点实验室;山东省公安厅物证鉴定中心;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侦查学院;安徽省公安教育研究院公安科学技术系
  • dc.publisher
  •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dc.identifier.year
  • 2025
  • dc.identifier.issue
  • 01
  • dc.identifier.page
  • 17-23
  • dc.date.issued
  • 2025-02-14
  • dc.language.iso
  • 中文
  • dc.subject
  • 法医牙科学;咬痕证据;人体皮肤;形态学比对
  • dc.description.abstract
  • 人类牙齿皮肤咬痕证据常见于性侵、虐童等暴力型犯罪,是法医损伤检验鉴定的重要对象之一,具有较强的物证溯源价值。实践中,受咬合力、咬合位置及皮肤组织结构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皮肤咬痕通常难以清晰、完整地反映人类牙列的咬合面结构,当前法医牙科学皮肤咬痕证据的科学性与可靠性基础仍然存在一定的争议。结合近些年咬痕分析领域的相关研究内容,重点对人牙皮肤咬痕证据的应用与研究现状展开综述,旨在为法医牙科学领域皮肤咬痕证据的未来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 dc.description.sponsorshipPCode
  • KTZD-K202400301
  • dc.description.sponsorship
  • 重庆市教委科技重点项目
  • dc.identifier.CN
  • 11-3933/N
  • dc.identifier.issn
  • 1007-1784
  • dc.identifier.if
  • 0.517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