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供销合作社发展转型研究

A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Transformation of Supply and Sales Cooperatives in the New Era

传播影响力
本库下载频次:
本库浏览频次:
CNKI下载频次:0

归属院系:

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

张雪婷

导师:

谢亮

导师单位:

马克思主义学院

学位:

硕士

语种:

中文

关键词:

供销合作社;合作社;发展转型;新时代

摘要:

缘起于西方的“合作社”思想及实践曾被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加以深入研究,亦在近代被引介入中国。基于对革命时期党领导和建设“合作社”的理论与实践经验的“扬弃”,新中国成立后,供销合作社遂在全国普遍建立,有效地履行国家赋予的经济职责和促进了城乡物资流通。经历改革开放以来市场化冲击,供销合作社如何在新时代既顺应时代要求、特别是更有效地服务于国家实施的乡村振兴战略,又重塑自身生命力,是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命题。然而,学界既有研究多聚焦于供销合作社的局部改革或经济功能分析,缺乏对其百年制度变迁的系统性理论阐释。供销合作社如何在新时代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战略,特别是如何更好地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学界对其“社会功能转型”与“企业制度创新”的协同机制探讨亟待加强。同时,既有研究未能系统揭示马克思主义合作经济思想与新时代中国乡村振兴实践深入融合之间的演化逻辑。因而,对乡村振兴视域下新时代供销合作社发展转型进行研究具有必要性。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供销合作社工作,以马克思主义合作经济理论为指导,经历了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供销合作社在促进农民闯市场、满足农民需求、带动乡村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新时代,供销合作社经过全面深化改革,可更好地满足农村经济建设、扩大内需与双循环的战略需求,进一步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在新时代,供销合作社的发展转型,在社会功能拓展方面,它实现了从革命动员工具、统购统销主体到综合服务平台的第三次功能跃迁,可推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衔接、促进供给侧改革、链接城乡市场、建设县域经济、扩大内需等;在制度创新方面,在从行政依附转向自我赋能的过程中,供销合作社需要围绕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管理模式优化和服务机制创新,解决其自身在组织效率和公共服务的协同上的核心矛盾。新时代供销合作社转型发展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锚定改革方向,及时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相关要求,优化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并积极服务于国家战略。同时,供销合作社要始终强化为农服务宗旨,构建全链条为农服务能力,与农民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积极推动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一、中文参考文献(一)著作类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6.《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7.《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8.杨德寿主编:《中国合作社经济思想研究》,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年版。9.《邓小平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10.邢贲思:《中国改革全书(1978-1991)邓小平改革思想卷》,大连:大连出版社,1992年版。11.杨德寿主编:《中国合作社经济思想研究》,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年版。12.《江泽民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13.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14.[法] 莱昂·瓦尔拉斯:《纯粹经济学要义》,蔡受百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年版。15.[美] 路易斯·普特曼,兰德尔·克罗茨纳:《企业的经济性质》,孙经纬译,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16.中华全国合作社总社东北区办事处:《过渡时期的供销合作社》,北京:财政经济出版社,1955年版。17.杨德寿:《中国供销合作社史料选编(第一辑上册)》,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6年版。18.福建省合作总社主编:《普遍建立供销合作社》,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1952年版。19.湖北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湖北省供销合作社史料选编(1950-1970)(第一卷)》,内部发行。20.程子华:《程子华回忆录》,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7年版。21.浙江省供销合作社史志编辑室主编:《浙江省供销合作社史料选编》,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22.陈锡文,照样,陈剑波等:《中国农村制度变迁60年》,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23.中国供销合作社史料丛书编辑室:《中国供销合作社大事记与发展概况(1949-1985)》,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8年版。24.杨德寿:《中国供销合作社史料选编(第四辑上册)》,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4年版。25.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主编:《中国供销合作社史料选编(第一辑下册)》,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6年版。26.湖北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湖北省供销合作社史料选编(1950-1970)(第一卷)》,内部发行。27.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主编:《中国供销合作社史料选编(第四辑上册)》,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4年版。(二)论文类28.李攀:“新中国农村供销合作社研究(1949-2002)”,中共中央党校博士学位论文,2019年。29.于甜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村合作经营历史演进及未来发展”,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24年。30.瑞旭:“我国基层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研究”,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22年。31.陈振平:“当代中国供销合作社的制度变迁研究”,武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年。32.朱启臻:“从三个方面强化供销社的独特作用”,《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22年第12期。33.韩玉洁:“供销合作社在对小农户社会化服务中的角色功能与现实策略”,《中国合作经济》,2023年第4期。34.卢钇名:“结构功能主义视角下供销社在农村中的作用”,《安徽农业科学》,2021年第7期。35.杨旭,何慧丽:“供销合作社农产品流通服务历史进程与职能优化”,《中国流通经济》,2023年第37期。36.张茂槐:“县域商业体系建设促进农村消费提升”,《农经》,2021年第6期。37.徐旭初,黄祖辉:“转型中的供销社——问题、产权与演变趋势”,《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38.李涛,张富春:“体制机制改革:供销社综合改革的方向与实践路径选择”,《经济问题》,2016年第8期。39.杨炎春:“广西供销社数字化转型策略研究”,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2年。40.丁芳丽:“新常态下供销社经营模式的转型与创新研究”,《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37期。41.赵科源,魏丽莉:“以合作金融为着力点推进供销社改革”,《理论视野》,2016年第12期。42.任强:“政府角色与合作社发展:历史与比较的视野”,《浙江学刊》,2014年第3期。43.徐旭初:“建构合理的政府与农民合作社的关系”,《中国农民合作社》,2014年第10期。44.崔宝玉,马康伟,刘艳:“政府扶持能增进农民合作社的绩效吗?——来自皖省395家国家级示范社的证据”,《农村经济》,2023年第7期。45.汤益诚:“供销社综合改革关联顶层设计”,《改革》,2014年第5期。46.伊全胜,孙宇生:“列宁农业合作经济思想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启示”,《理论观察》,2021年第4期。47.房静雅:“历史视域下列宁晚年社会主义改革的思想精髓”,《学习论坛》,2021年第4期。48.友琛:“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农民合作社思想及其当代启示”,《创造》,2020年第4期。49.邓世平:“《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与毛泽东农业合作化理想”,《毛泽东研究》,2017年第2期。50.陈晓枫,李建平:“中国农民合作经济思想的发展与创新”,《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9年第1期。51.宇征,沙印培:“邓小平关于农业‘两个飞跃’思想的当代价值研究”,《安徽乡村振兴研究》,2024年第6期。52.银元:“习近平同志关于农民合作社发展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与实践价值”,《毛泽东思想研究》,2024年第1期。53.“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成立70周年之际作出重要指示”,《中国合作经济》,2024年第12期。54.朱公欢:“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治理机制的立法建构——以成员权为中心”,《行政与法》,2024年第6期。55.唐俊杰:“农民专业合作社盈余分配问题探析”,《中国农业会计》,2020年第5期。56.徐百军:“空想社会主义:一种被遗忘的共和主义叙事——基于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乌托邦思想之考察”,《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第5期。57.阎晓阳:“如何理解‘科学社会主义的入门’?——基于《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3期。58.瞿葆奎,沈剑平:“伟大的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的教育理论”,《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2022年第2期。59.许耀桐:“耀眼火花:圣西门的工业化社会思想观念及当代价值”,《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25年第1期。60.李晨:“傅立叶的和谐社会制度对中国和谐社会建设的启示”,《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17年第1期。61.张柏榕,董小燕:“四十年来法国早期社会主义研究新动向”,《政治思想史》,2020年第2期。62.傅晨:“合作经济制度的传统与变迁”,《中国合作经济》,2004年第11期。63.蒯正明,杨平川:“马克思恩格斯宗教批判思想的四重视阈”,《科学与无神论》,2025年第1期。64.哈韦尔·威尔斯,刘颖,董晓卉:“合伙企业法人化的进程与论争”,《法治现代化研究》,2023年第4期。65.高玉林:“企业治理中的劳动者参与研究——一个西方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综述”,《财经理论与实践》,2005年第4期。66.王晓娟:“新制度学派与新制度经济学派经济观点的比较研究”,《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10年第2期。67.张士杰:“社会主义运动的一种选择——西方合作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实践及其中国化”,《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3年第5期。68.李燕:“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制度选择与西方批判辨析——驳‘社会主义不可行’论”,《马克思主义研究》,2019年第3期。69.施卫萍:“多元文明下国际合作理论研究”,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22年。70.何小文:“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经济实践”,《党课参考》,2023年第8期。71.赵传:“赣南闽西地区的农业经济发展研究——基于中央苏区建设的历史经验”,《经济研究导刊》,2017年第25期。72.孔祥智:“延安南区合作社发展过程、主要经验及时代价值”,《中国合作经济》,2024年第12期。73.马春梅:“供销合作社红色基因的传承与发扬——浅谈陕西延安南区供销合作社八十五载风雨历程”,《中国合作经济》,2021年第Z1期。74.中国供销合作经济学会:《中国供销合作经济》,2002年第7期。75.高瑞霞:“改革篇 守正创新 新征程展现新担当”,《中国合作经济》,2025年第1期。76.叶梓:“服务篇 扩面提质 为农服务迈出新步伐”,《中国合作经济》,2025年第1期。77.韩立平:“主动服务大局持续深化改革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在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第七届理事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的工作报告(摘要)”,《中国合作经济》,2024年第Z1期。78.安赛:“发展篇 蓄势赋能 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中国合作经济》,2025年第1期。79.王丽,付啸尘:“供销合作社发展现状、挑战与转型路径研究——以浙江省为例”,《商业经济研究》,2025年第5期。80.孙翊铭,牛喜霞:“供销合作社赋能乡村产业振兴:内在机理、实践探索与思考建议”,《农村经济》,2024年第6期,第57-65页。81.江惠,王明利:“中国式现代化视角下的农业新型合作化:历史演变、现实驱动及未来趋势”,《农业经济与管理》,2024年第1期,第31-41页。82.韩立平:“坚定不移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旗帜》,2024年第9期,第20-22页。83.曾鸣,孙长坪,李定珍:“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困境与路径——基于湖南省的调研分析”,《商业经济研究》,2023年第16期,第30-33页。84.徐旭初,金建东:“供销社改革发展再审视:组织特征、发展机制与若干思考”,《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2期,第80-93+2页。85.刘蕊:“供销合作社流通业态演进及创新思考”,《农业经济》,2025年第1期,第133-135页。86.刘少德:“重构供销社产业链数智化赋能“三农”经济”,《企业管理》,2023年第2期,第113-115页。87. 王春丽:“数字经济背景下我国供销社数字化转型的挑战与对策”,《质量与市场》,2024年第2期,第59-61页。88.齐志明,宋豪新,邵玉姿:“农村流通活,县乡消费旺”,《人民日报》,2023年第19期。89.李开群:“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与农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的发展协同性研究”,《农机市场》,2024年第7期。90.韩玉洁,王雅芹,徐旭初:“习近平关于合作经济重要论述的三重考察”,《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1期。91.王慧荣:“《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的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及当代价值”,《党政干部学刊》,2024年第9期。92.温铁军:“市场失灵+政府失灵:双重困境下的‘三农’问题”,《读书》,2001年第10期。93.郑璐:“关于深化供销社社有企业改革发展的几点思考”,《农家参谋》,2018年第5期。(三)会议讲话类94.《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江泽民同志1997年9月12日在党的十五大所作的报告。95.胡锦涛同志于2008年9月在河南焦作海林葡萄专业合作社的考察讲话。96.《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习近平同志2020年12月28日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97.《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习近平同志2021年1月11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98.2020年9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华全国供销合作社第七次代表大会召开之际对供销合作社工作作出的指示。99.习近平同志2024年6月11日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的讲话。100.《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于2018年5月31日经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101.《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2020年10月29日由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四)互联网资料类102.中国政府网.习近平对供销合作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EB/OL].(2020-09-24)[2024-09-15] http://www.gov.cn/xinwen/2020-09/24/content_5546699.htm.103.新华社.习近平在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成立70周年之际作出重要指示[EB/OL].(2024-11-28)[2025-1-11] http://www.news.cn/politics/leaders/20241128/0c4f6107f7774fd09a8791ddd4e7e8f4/c.html.104.中国供销合作网.聚焦行业真需求 发挥优势谋作为[EB/OL].(2020-09-04)[2024-10-29].https://www.chinacoop.gov.cn/news.html?aid=1654129.105.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的通知[EB/OL].(2021-11-26)[2024-12-10].https://www.gov.cn/gongbao/content/2022/content_5667300.htm.106.山东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深化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 担当农业强省建设生力军[EB/OL].(2025-02-26)[2024-12-10].http://coop.shandong.gov.cn/articls/ch00009/202502/9276a17e-d13b-441b-a84e-a44f0484d24.htM.107.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EB/OL].(2021-01-04)[2024-07-10].https://www.gov.cn/gongbao/content/2021/content_5591401.htm.108.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意见》[EB/OL].(2019-02-21)[2024-07-10].https://www.gov.cn/gongbao/content/2019/content_5370838.htm.109.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定》[EB/OL].(2015-04-02)[2024-07-10].https://www.gov.cn/zhengce/2015-04/02/content_2842180.htm.110.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EB/OL].(2022-03-25)[2024-07-12].https://www.gov.cn/gongbao/content/2022/content_5687499.htm.111.中央财办,中央农办,商务部等.《中央财办等部门关于推动农村流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EB/OL].(2023-08-14)[2024-07-10].https://www.gov.cn/lianbo/bumen/202308/content_6898241.htm.112.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EB/OL].(2016-12-31)[2024-07-10].https://www.gov.cn/gongbao/content/2017/content_5171274.htm.113.商务部,中央农办,发展改革委等.《商务部等17部门关于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促进农村消费的意见》[EB/OL].(2021-06-11)[2024-07-10].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1-06/12/content_5617354.htm.114.商务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等.《县域商业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EB/OL].(2023-07-27)[2024-07-10].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308/content_6898207.htm.115.农业农村部.《农业农村部关于加快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指导意见》[EB/OL].(2021-07-07)[2024-07-21].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1-07/16/content_5625383.htm.116.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等.《关于金融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意见》[EB/OL].(2021-06-29)[2024-07-21].https://www.gov.cn/xinwen/2021-07/01/content_5621872.htm.117.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关于深化社有企业改革促进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EB/OL].(2015-12-08)[2024-08-27].https://www.chinacoop.gov.cn/news.html?aid=857709.118.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供销合作社社有资产监督管理办法》[EB/OL].(2020-12-04)[2024-08-27].https://www.chinacoop.gov.cn/news.html?aid=1696317.119.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EB/OL].(2021-01-04)[2024-12-01].https://www.gov.cn/zhengce/2021-02/21/content_5588098.htm.120.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关于深化社有企业改革促进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EB/OL].(2015-12-08)[2024-08-28].https://www.chinacoop.gov.cn/news.html?aid=857709.121.杨谦.绿色农业发展与供销合作社为农服务转型[EB/OL].(2024-01-19)[2025-01-10].https://www.chinacoop.gov.cn/news.html?aid=1799846.122.中国供销合作网.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2020年基本情况统计公报[EB/OL].(2021-06-11)[2025-01-23] https://www.chinacoop.gov.cn/subStation/fzgg/news.html?aid=1711930&subId=1831.123.孙红丽.商务部:我国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取得积极成效[EB/OL].(2023-08-15)[2025-01-11].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74280551720248762&wfr=spider&for=pc.124.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商务部流通发展司负责人谈2024年上半年批发和零售业发展情况 [EB/OL].(2024-07-23)[2024-11-12]https://www.gov.cn/lianbo/fabu/202407/content_6964142.htm. 125.中国供销合作网.创新实践履行责任 金融助力乡村振兴[EB/OL].(2020-09-15)[2024-10-29] https://www.chinacoop.gov.cn/subStation/fzgg/news.html?aid=1711930&subId=1831.126.中国供销合作网.聚焦行业真需求 发挥优势谋作为[EB/OL].(2020-09-04)[2024-10-29] https://www.chinacoop.gov.cn/news.html?aid=1654129.二、外文参考文献(一)著作类127.Staatz J.M., “The Cooperative as a Coalition: A Game-Theoretic Approach 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1983, pp.1084-1089.128.Zusman P., “Constitutional selection of collective choice rules in a cooperative enterprise,” 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and Organization, 1992, pp.353-362.129.Harris, “New generation cooperatives andcooperatives theory,” Journal of Cooperatives, 1996,pp.15-28.130.Royer J.S., Bhuyan, S, “Forward integration by farmer cooperatives:comparative incentivesand impacts,” Journ-al of Cooperatives,1995,pp.33-48.131.Royer J.S., “The Neoclassical Theory of Cooperatives: Part II,” Journal of Cooperatives, 2014, pp.36-49.132.Porter P. K. Scully, “G.W.Economic efficiency in cooperatives,” The Journal of Law andEconomics, 1987, pp. 489-512.(二)论文类133.Williamson O.E., “Comparative economic organization: The analysis of discrete structural alt-ernatives,”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Vol.36:2, 1991.134.Hendrikse G.W.J. & Veerman C.P., “Marketing cooperatives and financial structure: a transac-tion costs economics analysis,” Agricultural Economics, Vol.26:3, 2001.135.Ovchintseva L. Rural, “cooperatives: Same goals, new problems,” Russian Peasant Studies, Vo-l.2:2, 2017.136.Staatz J.M., “The Cooperative as a Coalition: A Game-Theoretic Approach 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1983.137.Zusman P, “Constitutional selection of collective choice rules in a cooperative enterprise,” 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and Organization, 1992.138.Harris, “New generation cooperatives andcooperatives theory,” Journal of Cooperatives, 1996.139.Royer J. S. & Bhuyan S., “Forward integration by farmer cooperatives:comparative incentives-and impacts,” Journal of Cooperatives,1995.140.Spear Roger, “The Co-operative Advantage,” Annals of Public and Co-coperative Economics,Vol.71:4, 2000.141.Royer J. S., “The Neoclassical Theory of Cooperatives: Part II,” Journal of Cooperatives, 2014.142.Porter P. K. Scully, “G.W.Economic efficiency in cooperatives,” The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1987.143.Cook M. L., “The future of U.S.agriculture cooperatives:a neo-institutional apporoach,” 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Vol.77:5, 1995.144.Drivas K. & Giannakas K., “The effect of cooperatives on quality-enhancing innovatio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Vol.61:2.145.Salazr Idana & Gorriz Carmen Galve, “Determinants of the Differences in the Downstream V-ertical Integration in Agricultural Cooperatives,” Journal of Economic Analysis and Policy, Vol.11:1, 2011.146.Bijman J. & Hendrikse G.& Oijen A.V., “Accommodating Two Worlds in One Organization: Chan-ging Board Models in Agricultural Cooperatives,” Managerial & Decision Economics, Vol.34:3-5, 2013.147.Henry Hansmann & Reinier Kraakman, “The End of History for Corporate Law”, The Georg-etown Law Journal, Vol.89:2, 2001.

学科:

马克思主义理论

提交日期

2025-07-01

引用参考

张雪婷. 新时代供销合作社发展转型研究[D]. 西南政法大学,2025.

全文附件授权许可

知识共享许可协议-署名

  • dc.title
  • 新时代供销合作社发展转型研究
  • dc.title
  • A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Transformation of Supply and Sales Cooperatives in the New Era
  • dc.contributor.schoolno
  • 20220305001273
  • dc.contributor.author
  • 张雪婷
  • dc.contributor.affiliation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dc.contributor.degree
  • 硕士
  • dc.contributor.childdegree
  • 法学硕士学位
  • dc.contributor.degreeConferringInstitution
  • 西南政法大学
  • dc.identifier.year
  • 2025
  • dc.contributor.direction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 dc.contributor.advisor
  • 谢亮
  • dc.contributor.advisorAffiliation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dc.language.iso
  • 中文
  • dc.subject
  • 供销合作社,合作社,发展转型,新时代
  • dc.subject
  • Supply and Sales Cooperatives; Cooperatives; Development and Transformation; New Era
  • dc.description.abstract
  • 缘起于西方的“合作社”思想及实践曾被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加以深入研究,亦在近代被引介入中国。基于对革命时期党领导和建设“合作社”的理论与实践经验的“扬弃”,新中国成立后,供销合作社遂在全国普遍建立,有效地履行国家赋予的经济职责和促进了城乡物资流通。经历改革开放以来市场化冲击,供销合作社如何在新时代既顺应时代要求、特别是更有效地服务于国家实施的乡村振兴战略,又重塑自身生命力,是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命题。然而,学界既有研究多聚焦于供销合作社的局部改革或经济功能分析,缺乏对其百年制度变迁的系统性理论阐释。供销合作社如何在新时代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战略,特别是如何更好地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学界对其“社会功能转型”与“企业制度创新”的协同机制探讨亟待加强。同时,既有研究未能系统揭示马克思主义合作经济思想与新时代中国乡村振兴实践深入融合之间的演化逻辑。因而,对乡村振兴视域下新时代供销合作社发展转型进行研究具有必要性。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供销合作社工作,以马克思主义合作经济理论为指导,经历了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供销合作社在促进农民闯市场、满足农民需求、带动乡村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新时代,供销合作社经过全面深化改革,可更好地满足农村经济建设、扩大内需与双循环的战略需求,进一步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在新时代,供销合作社的发展转型,在社会功能拓展方面,它实现了从革命动员工具、统购统销主体到综合服务平台的第三次功能跃迁,可推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衔接、促进供给侧改革、链接城乡市场、建设县域经济、扩大内需等;在制度创新方面,在从行政依附转向自我赋能的过程中,供销合作社需要围绕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管理模式优化和服务机制创新,解决其自身在组织效率和公共服务的协同上的核心矛盾。新时代供销合作社转型发展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锚定改革方向,及时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相关要求,优化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并积极服务于国家战略。同时,供销合作社要始终强化为农服务宗旨,构建全链条为农服务能力,与农民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积极推动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
  • dc.description.abstract
  • Cooperatives originated in Western countries, and their theory and practice were deeply studied by proletarian revolutionary mentors such as Marx, Engels, and Lenin, and were introduced to China in modern times. On the basis of critically inheriting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cooperatives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the CPC during the revolutionary period, after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supply and sales cooperatives began to be established nationwide. During this period, it mainly implemented national economic policies and stimulated the exchange of goods between cities and rural areas.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supply and sales cooperatives have experienced the impact of marketization. Under new historical conditions, how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times, especially better and more effectively serve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implemented by the country, and reshape the vitality of the supply and sales cooperatives has become a major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proposition that needs serious consideration. However, existing research in academia mostly focuses on the partial reform of supply and sales cooperatives or analyzes their economic functions, lacking a systematic theoretical explanation of the century long institutional changes of supply and sales cooperatives . In the new era, how to make supply and sales cooperatives better serve the national strategy, especially how to better serve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the academic community needs to further strengthen the collaborative mechanism between their "social function transformation" and "enterprise system innovation". At the same time, existing research has failed to deeply reveal the logic between Marxist cooperative economic thought and the practice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in China in the new era.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study the development and transformation of supply and sales cooperatives in the new er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ural revitalization.The work of supply and sales cooperatives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the CPC, guided by Marxist cooperative economic theory, has experienced nearly a hundred years of development. Supply and sales cooperative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small farmers to enter the market, meeting their needs, and driving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new era, through comprehensive and deepening reforms, supply and sales cooperatives can better meet the strategic needs of rural economic construction, dual circulation, expanding domestic demand, and further serve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and transformation, supply and sales cooperatives have achieved three functional transitions in terms of social functions, from being tools for revolutionary mobilization, the main body of unified procurement and sales, to comprehensive service platforms. They play an irreplaceable role in promoting the connection between small farmers and modern agriculture, promoting supply side reform, linking urban and rural markets, building county-level economies, and expanding domestic demand. In terms of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and in the process of shifting from administrative dependence to self empowerment, supply and sales cooperatives need to focu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rn enterprise systems, optimization of management models, and innovation of service mechanisms to solve their core contradictions in organizational efficiency and coordination of public services. The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upply and sales cooperatives in the era must always adhere to the leadership of the Party, anchor the direction of reform, timely adapt to the relevant requirements of economic system reform, optimize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rn enterprise systems and actively serve the national strategy. At the same time, supply and sales cooperatives should always strengthen their mission of serving agriculture, build a full chain service capability for agriculture, establish close interest linkage mechanisms with farmers, and actively promote urban-rural integration and regional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 dc.date.issued
  • 2025-05-30
  • dc.date.oralDefense
  • 2025-05-24
  • dc.relation.citedreferences
  • 一、中文参考文献(一)著作类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6.《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7.《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8.杨德寿主编:《中国合作社经济思想研究》,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年版。9.《邓小平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10.邢贲思:《中国改革全书(1978-1991)邓小平改革思想卷》,大连:大连出版社,1992年版。11.杨德寿主编:《中国合作社经济思想研究》,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年版。12.《江泽民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13.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14.[法] 莱昂·瓦尔拉斯:《纯粹经济学要义》,蔡受百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年版。15.[美] 路易斯·普特曼,兰德尔·克罗茨纳:《企业的经济性质》,孙经纬译,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16.中华全国合作社总社东北区办事处:《过渡时期的供销合作社》,北京:财政经济出版社,1955年版。17.杨德寿:《中国供销合作社史料选编(第一辑上册)》,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6年版。18.福建省合作总社主编:《普遍建立供销合作社》,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1952年版。19.湖北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湖北省供销合作社史料选编(1950-1970)(第一卷)》,内部发行。20.程子华:《程子华回忆录》,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7年版。21.浙江省供销合作社史志编辑室主编:《浙江省供销合作社史料选编》,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22.陈锡文,照样,陈剑波等:《中国农村制度变迁60年》,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23.中国供销合作社史料丛书编辑室:《中国供销合作社大事记与发展概况(1949-1985)》,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8年版。24.杨德寿:《中国供销合作社史料选编(第四辑上册)》,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4年版。25.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主编:《中国供销合作社史料选编(第一辑下册)》,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6年版。26.湖北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湖北省供销合作社史料选编(1950-1970)(第一卷)》,内部发行。27.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主编:《中国供销合作社史料选编(第四辑上册)》,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4年版。(二)论文类28.李攀:“新中国农村供销合作社研究(1949-2002)”,中共中央党校博士学位论文,2019年。29.于甜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村合作经营历史演进及未来发展”,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24年。30.瑞旭:“我国基层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研究”,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22年。31.陈振平:“当代中国供销合作社的制度变迁研究”,武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年。32.朱启臻:“从三个方面强化供销社的独特作用”,《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22年第12期。33.韩玉洁:“供销合作社在对小农户社会化服务中的角色功能与现实策略”,《中国合作经济》,2023年第4期。34.卢钇名:“结构功能主义视角下供销社在农村中的作用”,《安徽农业科学》,2021年第7期。35.杨旭,何慧丽:“供销合作社农产品流通服务历史进程与职能优化”,《中国流通经济》,2023年第37期。36.张茂槐:“县域商业体系建设促进农村消费提升”,《农经》,2021年第6期。37.徐旭初,黄祖辉:“转型中的供销社——问题、产权与演变趋势”,《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38.李涛,张富春:“体制机制改革:供销社综合改革的方向与实践路径选择”,《经济问题》,2016年第8期。39.杨炎春:“广西供销社数字化转型策略研究”,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2年。40.丁芳丽:“新常态下供销社经营模式的转型与创新研究”,《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37期。41.赵科源,魏丽莉:“以合作金融为着力点推进供销社改革”,《理论视野》,2016年第12期。42.任强:“政府角色与合作社发展:历史与比较的视野”,《浙江学刊》,2014年第3期。43.徐旭初:“建构合理的政府与农民合作社的关系”,《中国农民合作社》,2014年第10期。44.崔宝玉,马康伟,刘艳:“政府扶持能增进农民合作社的绩效吗?——来自皖省395家国家级示范社的证据”,《农村经济》,2023年第7期。45.汤益诚:“供销社综合改革关联顶层设计”,《改革》,2014年第5期。46.伊全胜,孙宇生:“列宁农业合作经济思想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启示”,《理论观察》,2021年第4期。47.房静雅:“历史视域下列宁晚年社会主义改革的思想精髓”,《学习论坛》,2021年第4期。48.友琛:“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农民合作社思想及其当代启示”,《创造》,2020年第4期。49.邓世平:“《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与毛泽东农业合作化理想”,《毛泽东研究》,2017年第2期。50.陈晓枫,李建平:“中国农民合作经济思想的发展与创新”,《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9年第1期。51.宇征,沙印培:“邓小平关于农业‘两个飞跃’思想的当代价值研究”,《安徽乡村振兴研究》,2024年第6期。52.银元:“习近平同志关于农民合作社发展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与实践价值”,《毛泽东思想研究》,2024年第1期。53.“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成立70周年之际作出重要指示”,《中国合作经济》,2024年第12期。54.朱公欢:“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治理机制的立法建构——以成员权为中心”,《行政与法》,2024年第6期。55.唐俊杰:“农民专业合作社盈余分配问题探析”,《中国农业会计》,2020年第5期。56.徐百军:“空想社会主义:一种被遗忘的共和主义叙事——基于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乌托邦思想之考察”,《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第5期。57.阎晓阳:“如何理解‘科学社会主义的入门’?——基于《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3期。58.瞿葆奎,沈剑平:“伟大的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的教育理论”,《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2022年第2期。59.许耀桐:“耀眼火花:圣西门的工业化社会思想观念及当代价值”,《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25年第1期。60.李晨:“傅立叶的和谐社会制度对中国和谐社会建设的启示”,《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17年第1期。61.张柏榕,董小燕:“四十年来法国早期社会主义研究新动向”,《政治思想史》,2020年第2期。62.傅晨:“合作经济制度的传统与变迁”,《中国合作经济》,2004年第11期。63.蒯正明,杨平川:“马克思恩格斯宗教批判思想的四重视阈”,《科学与无神论》,2025年第1期。64.哈韦尔·威尔斯,刘颖,董晓卉:“合伙企业法人化的进程与论争”,《法治现代化研究》,2023年第4期。65.高玉林:“企业治理中的劳动者参与研究——一个西方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综述”,《财经理论与实践》,2005年第4期。66.王晓娟:“新制度学派与新制度经济学派经济观点的比较研究”,《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10年第2期。67.张士杰:“社会主义运动的一种选择——西方合作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实践及其中国化”,《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3年第5期。68.李燕:“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制度选择与西方批判辨析——驳‘社会主义不可行’论”,《马克思主义研究》,2019年第3期。69.施卫萍:“多元文明下国际合作理论研究”,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22年。70.何小文:“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经济实践”,《党课参考》,2023年第8期。71.赵传:“赣南闽西地区的农业经济发展研究——基于中央苏区建设的历史经验”,《经济研究导刊》,2017年第25期。72.孔祥智:“延安南区合作社发展过程、主要经验及时代价值”,《中国合作经济》,2024年第12期。73.马春梅:“供销合作社红色基因的传承与发扬——浅谈陕西延安南区供销合作社八十五载风雨历程”,《中国合作经济》,2021年第Z1期。74.中国供销合作经济学会:《中国供销合作经济》,2002年第7期。75.高瑞霞:“改革篇 守正创新 新征程展现新担当”,《中国合作经济》,2025年第1期。76.叶梓:“服务篇 扩面提质 为农服务迈出新步伐”,《中国合作经济》,2025年第1期。77.韩立平:“主动服务大局持续深化改革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在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第七届理事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的工作报告(摘要)”,《中国合作经济》,2024年第Z1期。78.安赛:“发展篇 蓄势赋能 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中国合作经济》,2025年第1期。79.王丽,付啸尘:“供销合作社发展现状、挑战与转型路径研究——以浙江省为例”,《商业经济研究》,2025年第5期。80.孙翊铭,牛喜霞:“供销合作社赋能乡村产业振兴:内在机理、实践探索与思考建议”,《农村经济》,2024年第6期,第57-65页。81.江惠,王明利:“中国式现代化视角下的农业新型合作化:历史演变、现实驱动及未来趋势”,《农业经济与管理》,2024年第1期,第31-41页。82.韩立平:“坚定不移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旗帜》,2024年第9期,第20-22页。83.曾鸣,孙长坪,李定珍:“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困境与路径——基于湖南省的调研分析”,《商业经济研究》,2023年第16期,第30-33页。84.徐旭初,金建东:“供销社改革发展再审视:组织特征、发展机制与若干思考”,《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2期,第80-93+2页。85.刘蕊:“供销合作社流通业态演进及创新思考”,《农业经济》,2025年第1期,第133-135页。86.刘少德:“重构供销社产业链数智化赋能“三农”经济”,《企业管理》,2023年第2期,第113-115页。87. 王春丽:“数字经济背景下我国供销社数字化转型的挑战与对策”,《质量与市场》,2024年第2期,第59-61页。88.齐志明,宋豪新,邵玉姿:“农村流通活,县乡消费旺”,《人民日报》,2023年第19期。89.李开群:“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与农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的发展协同性研究”,《农机市场》,2024年第7期。90.韩玉洁,王雅芹,徐旭初:“习近平关于合作经济重要论述的三重考察”,《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1期。91.王慧荣:“《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的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及当代价值”,《党政干部学刊》,2024年第9期。92.温铁军:“市场失灵+政府失灵:双重困境下的‘三农’问题”,《读书》,2001年第10期。93.郑璐:“关于深化供销社社有企业改革发展的几点思考”,《农家参谋》,2018年第5期。(三)会议讲话类94.《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江泽民同志1997年9月12日在党的十五大所作的报告。95.胡锦涛同志于2008年9月在河南焦作海林葡萄专业合作社的考察讲话。96.《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习近平同志2020年12月28日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97.《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习近平同志2021年1月11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98.2020年9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华全国供销合作社第七次代表大会召开之际对供销合作社工作作出的指示。99.习近平同志2024年6月11日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的讲话。100.《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于2018年5月31日经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101.《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2020年10月29日由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四)互联网资料类102.中国政府网.习近平对供销合作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EB/OL].(2020-09-24)[2024-09-15] http://www.gov.cn/xinwen/2020-09/24/content_5546699.htm.103.新华社.习近平在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成立70周年之际作出重要指示[EB/OL].(2024-11-28)[2025-1-11] http://www.news.cn/politics/leaders/20241128/0c4f6107f7774fd09a8791ddd4e7e8f4/c.html.104.中国供销合作网.聚焦行业真需求 发挥优势谋作为[EB/OL].(2020-09-04)[2024-10-29].https://www.chinacoop.gov.cn/news.html?aid=1654129.105.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的通知[EB/OL].(2021-11-26)[2024-12-10].https://www.gov.cn/gongbao/content/2022/content_5667300.htm.106.山东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深化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 担当农业强省建设生力军[EB/OL].(2025-02-26)[2024-12-10].http://coop.shandong.gov.cn/articls/ch00009/202502/9276a17e-d13b-441b-a84e-a44f0484d24.htM.107.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EB/OL].(2021-01-04)[2024-07-10].https://www.gov.cn/gongbao/content/2021/content_5591401.htm.108.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意见》[EB/OL].(2019-02-21)[2024-07-10].https://www.gov.cn/gongbao/content/2019/content_5370838.htm.109.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定》[EB/OL].(2015-04-02)[2024-07-10].https://www.gov.cn/zhengce/2015-04/02/content_2842180.htm.110.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EB/OL].(2022-03-25)[2024-07-12].https://www.gov.cn/gongbao/content/2022/content_5687499.htm.111.中央财办,中央农办,商务部等.《中央财办等部门关于推动农村流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EB/OL].(2023-08-14)[2024-07-10].https://www.gov.cn/lianbo/bumen/202308/content_6898241.htm.112.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EB/OL].(2016-12-31)[2024-07-10].https://www.gov.cn/gongbao/content/2017/content_5171274.htm.113.商务部,中央农办,发展改革委等.《商务部等17部门关于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促进农村消费的意见》[EB/OL].(2021-06-11)[2024-07-10].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1-06/12/content_5617354.htm.114.商务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等.《县域商业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EB/OL].(2023-07-27)[2024-07-10].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308/content_6898207.htm.115.农业农村部.《农业农村部关于加快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指导意见》[EB/OL].(2021-07-07)[2024-07-21].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1-07/16/content_5625383.htm.116.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等.《关于金融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意见》[EB/OL].(2021-06-29)[2024-07-21].https://www.gov.cn/xinwen/2021-07/01/content_5621872.htm.117.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关于深化社有企业改革促进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EB/OL].(2015-12-08)[2024-08-27].https://www.chinacoop.gov.cn/news.html?aid=857709.118.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供销合作社社有资产监督管理办法》[EB/OL].(2020-12-04)[2024-08-27].https://www.chinacoop.gov.cn/news.html?aid=1696317.119.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EB/OL].(2021-01-04)[2024-12-01].https://www.gov.cn/zhengce/2021-02/21/content_5588098.htm.120.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关于深化社有企业改革促进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EB/OL].(2015-12-08)[2024-08-28].https://www.chinacoop.gov.cn/news.html?aid=857709.121.杨谦.绿色农业发展与供销合作社为农服务转型[EB/OL].(2024-01-19)[2025-01-10].https://www.chinacoop.gov.cn/news.html?aid=1799846.122.中国供销合作网.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2020年基本情况统计公报[EB/OL].(2021-06-11)[2025-01-23] https://www.chinacoop.gov.cn/subStation/fzgg/news.html?aid=1711930&subId=1831.123.孙红丽.商务部:我国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取得积极成效[EB/OL].(2023-08-15)[2025-01-11].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74280551720248762&wfr=spider&for=pc.124.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商务部流通发展司负责人谈2024年上半年批发和零售业发展情况 [EB/OL].(2024-07-23)[2024-11-12]https://www.gov.cn/lianbo/fabu/202407/content_6964142.htm. 125.中国供销合作网.创新实践履行责任 金融助力乡村振兴[EB/OL].(2020-09-15)[2024-10-29] https://www.chinacoop.gov.cn/subStation/fzgg/news.html?aid=1711930&subId=1831.126.中国供销合作网.聚焦行业真需求 发挥优势谋作为[EB/OL].(2020-09-04)[2024-10-29] https://www.chinacoop.gov.cn/news.html?aid=1654129.二、外文参考文献(一)著作类127.Staatz J.M., “The Cooperative as a Coalition: A Game-Theoretic Approach 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1983, pp.1084-1089.128.Zusman P., “Constitutional selection of collective choice rules in a cooperative enterprise,” 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and Organization, 1992, pp.353-362.129.Harris, “New generation cooperatives andcooperatives theory,” Journal of Cooperatives, 1996,pp.15-28.130.Royer J.S., Bhuyan, S, “Forward integration by farmer cooperatives:comparative incentivesand impacts,” Journ-al of Cooperatives,1995,pp.33-48.131.Royer J.S., “The Neoclassical Theory of Cooperatives: Part II,” Journal of Cooperatives, 2014, pp.36-49.132.Porter P. K. Scully, “G.W.Economic efficiency in cooperatives,” The Journal of Law andEconomics, 1987, pp. 489-512.(二)论文类133.Williamson O.E., “Comparative economic organization: The analysis of discrete structural alt-ernatives,”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Vol.36:2, 1991.134.Hendrikse G.W.J. & Veerman C.P., “Marketing cooperatives and financial structure: a transac-tion costs economics analysis,” Agricultural Economics, Vol.26:3, 2001.135.Ovchintseva L. Rural, “cooperatives: Same goals, new problems,” Russian Peasant Studies, Vo-l.2:2, 2017.136.Staatz J.M., “The Cooperative as a Coalition: A Game-Theoretic Approach 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1983.137.Zusman P, “Constitutional selection of collective choice rules in a cooperative enterprise,” 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and Organization, 1992.138.Harris, “New generation cooperatives andcooperatives theory,” Journal of Cooperatives, 1996.139.Royer J. S. & Bhuyan S., “Forward integration by farmer cooperatives:comparative incentives-and impacts,” Journal of Cooperatives,1995.140.Spear Roger, “The Co-operative Advantage,” Annals of Public and Co-coperative Economics,Vol.71:4, 2000.141.Royer J. S., “The Neoclassical Theory of Cooperatives: Part II,” Journal of Cooperatives, 2014.142.Porter P. K. Scully, “G.W.Economic efficiency in cooperatives,” The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1987.143.Cook M. L., “The future of U.S.agriculture cooperatives:a neo-institutional apporoach,” 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Vol.77:5, 1995.144.Drivas K. & Giannakas K., “The effect of cooperatives on quality-enhancing innovatio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Vol.61:2.145.Salazr Idana & Gorriz Carmen Galve, “Determinants of the Differences in the Downstream V-ertical Integration in Agricultural Cooperatives,” Journal of Economic Analysis and Policy, Vol.11:1, 2011.146.Bijman J. & Hendrikse G.& Oijen A.V., “Accommodating Two Worlds in One Organization: Chan-ging Board Models in Agricultural Cooperatives,” Managerial & Decision Economics, Vol.34:3-5, 2013.147.Henry Hansmann & Reinier Kraakman, “The End of History for Corporate Law”, The Georg-etown Law Journal, Vol.89:2, 2001.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