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制度体系建设研究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ystem of Disciplinary Punishment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传播影响力
本库下载频次:
本库浏览频次:
CNKI下载频次:0

归属院系:

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

戴诗雨

导师:

商爱玲;周祖成

导师单位:

行政法学院(纪检监察学院),行政法学院(纪检监察学院)

学位:

博士

语种:

中文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党的建设;纪律建设;纪律处分制度;从严治党

摘要:

内容摘要照临有度,纪律无亏。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中党内法规体系的规范组成,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制度体系隶属党内法规制度体系中的党的监督制度板块,发挥着“规范主体、规范行为、规范监督”等多元法治功能,是我们党以法治方式管党治党、执纪肃纪的规范基础,对健全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推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和监督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理论与实践相呼应,《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系列党内法规制度的多次修订,映射出监督执纪形势依旧严峻、问题日趋复杂,党的纪律处分制度体系现代化建设和高效能运行的需求日盛。当前,党的纪律处分制度体系正处于“有没有”向“好不好”“强不强”迭代升级的关键期,然“党规法治”仍面临诸多理论诘问和实践窘境,要明晰党的纪律处分制度体系建设的思路方向、路径举措,必须深刻回答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制度建设从哪里来、到何处去的根本问题。文章分为七个部分。绪论部分,将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制度体系的建设置于“中国共产党之治”的宏观治理视域、“党规之治”的中观法治视域、“以党内监督为主导”的微观功能视域加以系统考量,重点从历史背景、现实情景和未来图景三个方面交代研究缘起,围绕形态和理念、实践和理论、时间和空间等六个维度评述既有研究成果,提出“基本内涵——历史嬗变——体系架构——现状分析——困境检视——思路举措”的研究构想。第一章,基本内涵。概念内涵部分,旨在明晰研究边界,提炼党的纪律处分制度体系建设的核心要素,对其相关概念的滥觞及其变迁作以溯源、比较和界定,重在阐析党的纪律处分制度化的体系建设基础、类型化的规范适用基础以及结构化的效能实现基础。理论基础部分,旨在从历史积淀、文化传承和时代创新三个维度明晰其理论构造。关系梳理部分,辨析了党的纪律处分制度与党内法规的从属关系、党的纪律处分制度与监察法律的协同关系、党的纪律处分制度与政务处分制度的衔接关系以及党的纪律处分制度与道德规范的耦合关系。第二章,历史嬗变。以党的纪律处分制度化、规范化和法治化为主线,考察了党的纪律处分制度体系四个阶段的历史演进逻辑。制度初创与监督探索时期(1921—1949年),实践要点在于明确加强党内监督是增强政党战斗力的关键举措,在党章框架下逐步完善纪律规范,并在革命语境中不断丰富监督执纪的实践形态。体制转型与曲折前进时期(1949—1978年),党的纪律处分制度在挫折中发展。制度恢复与体系建设时期(1978—2012年),实现了纪律检查理念范式革新、纪律处分制度的规范化建设、监督执纪机制的法治化转型等三大壮举。系统集成与协同发展时期(2012年至今),纪律处分制度的集成性建构、监察体制的协同性创新、监督执纪效能的革命性提升是其鲜明实践指向。第三章,规范结构。运用规范分析法呈现党的纪律处分制度体系应然面貌。价值目标部分,阐释了确保党的长期执政地位的政治目标,明确了全面从严治党与全面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法治目标以及凝聚知纪明纪守纪的社会共识的社会目标。指导原则部分,分析了党的纪律处分制度体系作为党纪的处分原则、作为党规的法治原则,针对其特殊性,进一步阐明了其刚柔相济、虚实融合的“德法共建”原则以及内外贯通、上下协调的“横纵并行”原则以及时代性原则和简洁、便利的高效原则。核心要素部分,涉及形成科学系统的纪律处分规范体系的规范要素、实现纪律处分的程序正义的程序要素、构造纪律处分的归责体系的责任要素以及持续完善执纪问责机制的执行要素。第四章,现状考察。从实然的角度总结党的纪律处分制度体系建设现状,聚焦立规、执规、守规、督规四个方面,发现问题、分析成因。实然构成解析方面,分析了“党规之治—规矩之治—价值之治”三重规范要义,搭建了“党规奠基—国法衔接—软法延伸”三维规范结构。运行问题分析方面,立规结构体系存在规划设计统筹性尚存不足、归责究责严谨性有待提升、解释体制系统性亟须完善等问题,执规实施环节存在审查程序规范可操作性不强、违纪处分执行链规范性不足、纪法协同化机制联动性不畅等问题,守规宣教流程存在教育载体同质化、教育时序错位、教育成效评估体系碎片化等问题,督规资源供给存在评估评价机制供给不充分、专业工作队伍建设不到位、廉洁文化要素整合不系统等问题。与之对应,检视了规范构造、实施运行、遵规守纪及环节整合的困境并分析成因。第五章,思路举措。党的纪律处分制度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既要立足制度本身,亦要超脱制度之外。其一,瞄准规划与创制问题,完善党的纪律处分制度规范体系,科学谋划、科学协调、科学转化,推动党的纪律处分制度体系引领性与精细化、联动性与协同化、吸纳性与交互化的多重提升。其二,优化党的纪律处分制度体系执行架构,瞄准责任和职权问题,密织“要素—组织”双重执规责任网络,划定“类型—功能”双重执规权力边界。其三,凝聚党的纪律处分制度体系规约合力,锚定监督和教育问题,既要凝聚党的纪律处分制度运行主体规约合力,亦要凝聚环体规约合力,两者结合以形成规制保障的合力。结语部分,一是对研究加以总结,指出构建高质量党的纪律处分制度体系,要从规范体系的细化、实施体系的优化、监督体系的强化、保障体系的深化四个方面入手。二是对研究加以展望,分别从党的纪律处分制度体系系统性研究、历史性研究、前瞻性研究、回应性研究四个角度深化党的纪律处分制度体系的理论研究,以期实现党的纪律处分制度体系的应然能效与实然能效的增进。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党的建设;纪律建设;纪律处分制度;全面从严治党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一)著作类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12.《列宁全集》第1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13.《列宁全集》第1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14.《列宁全集》第3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15.《毛泽东选集》第1-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16.《毛泽东文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17.《邓小平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18.《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19.《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20.《江泽民文选》第1-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21.《胡锦涛文选》第1-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22.《习近平著作选读》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23.《习近平著作选读》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2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年版。2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26.《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27.《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年版。28.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朱德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2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26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3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3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3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3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3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版。3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年版。36.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苏联共产党代表大会、代表会议和中央全会决议汇编》(第2分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3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38.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江泽民论加强和改进执政党建设(专题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研究出版社,2004年版。3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全面依法治国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年版。40.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国方正出版社,2015年版。41.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国方正出版社,2016年版。42.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全面从严治党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年版。43.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依规治党论述摘编》,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国方正出版社,2022年版。44.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习近平关于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4年版。45.中共中央办公厅法规局编:《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汇编》,北京:法律出版社,2021年版。46.《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47.本书编委会:《中国共产党历次党章汇编》,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23年版。48.《中央党内法规制定工作五年规划纲要(2013—2017年)》,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49.《中央党内法规制定工作第二个五年规划(2018—2022年)》,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50.《中央党内法规制定工作规划纲要(2023—2027年)》,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51.法律出版社法规中心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纪检监察法律法规全书》,北京:法律出版社,2023年版。52.《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1997年版。53.《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2018年、2015年、2003年),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19年版。54.《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24年版。55.徐朝阳:《中国诉讼法溯源》,北京: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56.梁志祥等:《党纪学》,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1991年版。57.沈宗灵:《现代西方法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年版。58.晋乾泰:《中国共产党纪律学》,北京:红旗出版社,1993年版。59.纪士忠:《党的纪律概论》,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60.[意]贝卡利亚:《论犯罪与刑法》,黄风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61.曾繁茂、张大平编:《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概论》,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1995年版。62.张明楷:《外国刑法纲要》,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63.夏勇:《人权概念起源:权利历史哲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64.林尚立:《党内民主——中国共产党的理论与实践》,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65.高鸿钧等:《法治:理念与制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年版。66.陈兴良:《刑法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67.谢志高:《党内监督概论》,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年版。68.季卫东:《法律程序的意义——对中国法制建设的另一种思考》,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69.王沪宁:《政治的逻辑: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原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70.刘洪才:《当代世界共产党党章党纲选编》,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9年版。71.郑荣华:《中国共产党纪律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72.张波:《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路径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73.[英]艾伦·韦尔:《政党与政党政治》,谢峰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74.黄宇:《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史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75.周叶中:《宪法政治:中国政治发展的必由之路》,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2年版。76.罗华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监督体制》,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12年。77.陈国权:《权力监督制约论》,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78.公丕祥:《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通史》(第1卷),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79.公丕祥、龚廷泰:《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通史》(第3卷),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80.李忠:《党内法规建设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版。81.宋功德:《党规之治》,北京:法律出版社,2015年版。82.包刚升:《政治学通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83.张英伟、高波编:《党章中的纪律》,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15年版。84.姜明安:《法治国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85.王振民、施新州:《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86.殷啸虎:《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通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87.黄相怀等:《不忘初心: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永葆朝气》,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88.马怀德、张瑜:《扎紧党纪的制度笼子》,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89.公丕祥:《当代中国的法治现代化》,北京:法律出版社,2017年版。90.冯玉军:《中国法治的道路与特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版。91.姜明安:《行政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92.殷啸虎:《宪法学:原理与运用》,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7年版。93.李斌雄:《扎紧制度的笼子》,武汉:武汉出版社,2017年版。94.祝捷、伍华军:《永远在路上:全面从严治党关键词》,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95.宋功德:《中国法治实施报告(2017)》,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18年版。96.姜明安:《监察工作理论与实务》,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8年版。97.李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发展道路》,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8年版。98.吕世伦,叶传星:《马克思恩格斯法律思想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99.柯华庆、杨明宇:《党规学》,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8年版。100.欧爱民:《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关系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版。101.程维荣:《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8年。102.李林、莫纪宏:《全面依法治国 建设法治中国》,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年版。103.欧爱民:《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总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104.温剑能:《违纪构成与党纪处分论》,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19年版。105.刘玮等:《西方政治哲学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106.马怀德:《监察法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107.王勇:《党内法规教程》,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9年版。108.汪国华编著:《适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定性量纪实务》,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19年版。109.季珐彦编著:《党纪与国法的对话——违纪行为与违法犯罪行为比较分析》,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19年版。110.宋功德、张文显:《党内法规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年版。111.付子堂:《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的中国实践与发展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112.柯华庆:《党规学》,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20年版。113.蔡文斌编著:《党纪处分简论》,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20年版。114.吴建雄,廖永安:《监察法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115.童德华等:《党纪处分的体系性研究》,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20年版。116.章志远:《党内法规实施典型事例评析》,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20年版。117.本书编写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法规制度选编》(党纪处分卷),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20年版。118.本书编写组:《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历程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21年版。119.刘焕明:《肃纪正风筑防线建立健全“惩戒防范保障”三维反腐机制研究》,北京:学习出版社,2021年版。120.廖秀建、雷浩伟:《党内法规制度解释问题研究》,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21年版。121.陈光、赵大千、邵慧峰:《党内法规的运行》,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21年版。122.宋功德:《党规之治:党内法规一般原理》,北京:法律出版社,2021年版。123.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案件审理室:《纪检监察纪法适用研究》,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21年版。124.本书编写组:《常见违纪行为定性辨析》,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22年版。125.王希鹏:《违纪违法行为认定的理念和方法》,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22年版。126.甄占民等:《自我革命: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127.章志远:《党内法规学专论》,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22年版。128.季珐彦编著:《党纪国法比较简论》,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22年版。129.尹业香:《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机制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130.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案件审理室编:《论纪说法2023》,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23年版。131.中共中央统战部著:《伟大的政治创造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北京:商务印书馆,2023版。132.郭为禄、章志远:《党的组织法规原理》,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23年版。133.章志远、张晓瑜编:《〈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理解与适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4年版。134.《党内法规制定权限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24年版。135.陈光:《党内法规的基层治理效能》,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24年版。136.蒋清华:《中国共产党党的领导法规制度基础理论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24年版。137.周易茗:《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衔接协调问题研究》,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25年版。138.郭为禄、章志远:《党的监督保障法规原理》,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25年版。(二)论文类139.朱德崇:“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的有力武器——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党政论坛》,1997年第8期。140.冯平:“重建价值哲学”,《哲学研究》,2002年第5期。141.周云华:毛政相:“关于改革和完善党的纪律检查体制的思考”,《求索》,2002年第5期。142.于铭松:“以制度创新推进党内监督机制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4年第6期。143.李步云、赵迅:“什么是良法”,《法学研究》,2005年第6期。144.丁俊萍,廖义军:“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机构的发展历程及其启示”,《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145.陈建华:“论党内监督体系的科学化”,《江汉论坛》,2009年第1期。146.郑传坤、黄清吉:“健全党内监督与完善巡视制度”,《政治学研究》,2009年第5期。147.牟广东、唐晓清:“论巡视制度在党内监督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理论探讨》,2010年第3期。148.王翠芳:“发展党内民主——党内监督的基础政治生态建设之关键”,《社会主义研究》,2010年第5期。149.李毅弘,张苏:“列宁党内监督思想及启示”,《理论探讨》,2011年第3期。150.蒯正明:“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制度建设的历史进程与基本经验”,《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1年第3期。151.李林:“当代中国的依法治国与依法执政”,《学术探索》,2011年第2期。152.王翠芳:“中共党内监督存在的现实问题及其成因”,《社会主义研究》,2011年第4期。153.刘金程:“中国共产党纪检监察领导体制的演化:90年的回顾与展望”,《河南社会科学》,2011年第5期。154.臧乃康,韩裕庆:“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规范性缺失与制度安排”,《科学社会主义》,2012年第4期。155.陈自才:“中国共产党党章结构的历史演变与现实启示”,《中州学刊》,2013年第4期。156.董芳:“纪检监察机关在办案中如何运用组织处理措施”,《中国纪检监察》,2013年第13期。157.邵景均:“首先是管 关键在严——论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求是》,2013年第10期。158.过勇:“中国纪检监察派驻制度研究”,《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第2期。 159.黄晓辉:“党内监督工作领导体制的历史演变与新发展”,《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160.于学强、周浩集:“制度视角下纪检监察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年第4期。161.徐喜林:“进一步健全党的纪检监察体制的思路对策”,《中州学刊》,2014年第4期。162.罗重一、张楠:“改革和完善党内监督机制的若干思考”,《理论探讨》,2014年第5期。163.王希鹏:“改革党的纪律检查体制的几个关键问题”,《理论视野》,2014年第8期。164.马立新:“党内法规与国家法规规章备案审查衔接联动机制探讨”,《学习与探索》,2014年第12期。165.文丰安:“党内监督科学化的困境及途径探究”,《理论探讨》,2015年第1期。166.李鸿忠:“加强党的纪律建设 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求是》,2015年第1期。167.张晓燕:“构建维护党章权威机制的思考和建议”,《理论学刊》,2015年第2期。168.董业东:“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的衔接协调”,《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5年第2期。169.范一锴:“中共党员纪律处分追责时效制度建立的可行性”,《河北学刊》,2015年第4期。170.崔建周:“‘党规党纪严于国家法律’:理论依据、实践指向与实现条件”,《理论探索》,2015年第4期。171.刘红凛:“十八大以来‘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战略思路与显著特征”,《求实》,2015年第5期。172.吴辉:“突出党纪特色 实现纪法分开”,《理论视野》,2015 第7期 。173.马怀德、张瑜:“为《纪律处分条例》修订支招”,《廉政瞭望》, 2015 第13期。174.苑秀丽:“新形势下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的思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6年第1期。175.苑秀丽:“全覆盖、高标准、严要求——学习《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党纪处分条例》”,《红旗文稿》,2016年第1期。176.赵绪生:“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必须处理好四个关系”,《理论视野》,2016年第1期。177.周叶中:“论‘党纪新条例’的法技术与法属性”,《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6年第1期。178.陈家喜:“党纪与国法:分化抑或协同”,《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6年第1期。179.姚桓:“史上最严 效果可期——《党纪处分条例》解析”,《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6年第1期。180.丁俊萍:“党的纪律建设的历史考察”,《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6年第1期。181.程同顺:“党规党纪法治化建设的里程碑”,《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6年第1期。182.陈述:“严明纪律与自我纠错——中国共产党的成功之道”,《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6年第1期。183.褚尔康、赵宇霞:“党内监督与政治生态”,《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6年第1期。184.肖泳冰:“公职人员利益冲突治理的中国路径探讨——兼论《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党纪处分条例》的利益冲突治理策略”,《探索》,2016年第2期。185.蒙慧、任鹏丽:“党内反腐倡廉法规调整的逻辑思路探析——以《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修订为例”,《学术探索》,2016年第3期。186.任建明:“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意义、要义及对策”,《贵州社会科学》,2016年第4期。187.曹雪松:“党内监督优势与实现路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6年第4期。188.石伟:“党内法规中的“刑法”——新修订版《党纪处分条例》解读”,《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6年第4期。189.曹雪松:“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内监督理念与实践的新发展”,《社会主义研究》,2016年第4期。190.张雨:“法治视野下‘两个责任’预防腐败路径探析”,《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4期。191.程同顺,陈永国:“党纪与国法衔接协同实现路径的思考”,《长白学刊》,2016年第5期。192.刘长秋:“关于党内法规的几个重要理论问题”,《理论学刊》,2016年第5期。193.任建明、吴国斌、杨梦婕:“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内涵实质、关键要素及运用指南”,《理论视野》,2016年第6期。194.熊樟林:“软法反腐的可能性及其适用法则”,《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6期。195.肖金明:“关于党内法治概念的一般认识”,《山东社会科学》,2016年第6期。196.陈朋:“纪律规矩建设的政治生态学考察”,《南京社会科学》,2016年第9期。197.肖剑忠:“论党内监督制度的完善”,《中州学刊》,2016年第10期。198.孙才华、方世荣:“中国共产党章程解释主体的确定”,《理论月刊》,2016年第10期。199.郝潞霞:“习近对党的纪律建设思想的理论创新”,《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年第10期。200.陈光:“论党内法规语言的模糊性及其平衡”,《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8年第1期。201.马长山:“全面从严治党的法治之维”,《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7年第1期。202.张晋藩:“中国古代监察思想、制度与法律论纲——历史经验的总结”,《环球法律评价》,2017年第2期。203.蔡娟:“纪法协同:净化政治生态的实践逻辑”,《探索》,2017年第2期。204.张晓燕:“关于党内法规制度实施体系建设的思考和建议”,《理论学刊》,2017年第3期,205.张文显:“治国理政的法治理念和法治思维”,《中国社会科学》,2017年第4期。206.李会勋:“党内法规的价值维度研究”,《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4期。207.李东明:“列宁关于党的纪律和政治规矩的论述及其现实意蕴”,《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年第4期。208.蔡文华:“党内监督制度体系的存在形态及其优化路径”,《理论探索》,2017年第5期。209.任晓伟:“中国共产党党章中纪律建设条文变动的历史轨迹”,《中共党史研究》,2017年第5期。210.李忠:“构建依规治党法规制度体系研究”,《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5期。211.吴桂韩:“全面加强新时代党的纪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7年第6期。212.滕明政:“十八大以来党内监督理论与实践研究综述”,《理论与改革》,2017年第6期。213.王建芹、农云贵:“党内法规清理的反思与法治化重建”,《学术探索》,2017年第12期。214.张晋藩:“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地位与史鉴价值”,《法学杂志》,2018年第1期。215.郭玥:“党的纪律建设:渊源、要素和制度创新”,《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8年第1期。216.张凤华、王晓埂:“习近平党内监督思想探析”,《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1期。217.王田田:“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的法理基础和价值导向”,《河南社会科学》,2018年第1期。218.蒋来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理论体系与实践战略专题研究”,《河南社会科学》2018年第1期。219.任建明、薛彤彤:“实践运用‘四种形态’遇到的主要问题与应对策略”,《河南社会科学 》2018 第1期 。220.赵淑梅:“党的纪律建设:内涵、原则与思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8年第2期。221.韩云霄、王树荫:“论习近平新时代党的纪律建设思想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18年第3期。222.王同昌:“十九大对新时代党的纪律建设的部署与创新”,《理论与改革》,2018年第3期。223.吴翠丽:“党的纪律建设的发展演进与经验启示——基于党章修改的历史视角”,《思想理论教育》,2018年第3期。224.朱福惠:“国家监察法对公职人员纪律处分体制的重构”,《行政法学研究》,2018年第4期。225.周强:“习近平党的纪律建设思想研究”,《社会主义研究》,2018年第4期。226.陈瑞华:“论监察委员会的调查权”,《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8年第4期。227.高建民:“论改革开放40年来党的纪律建设”,《学术论坛》,2018年第5期。228.刘先春、赵洪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纪律建设经验研究”,《山东社会科学》,2018年第5期。229.李斌雄、魏新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制度的重大发展”,《探索》,2018年第5期。230.郭玥:“开创新时代党的纪律建设的新篇章——学习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探索》,2018年第6期。231.周叶中、邓书琴:“论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的价值取向——以党员义务和党员权利为视角”,《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8年第8期。232.杨定明、汤玉华:“党的纪律和规矩建设论析”,《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年第10期。233.杨新光:“历次党章对党的纪检机关主要任务的规定及演变”,《北京社会科学》,2018年第11期。234.王磊:“习近平新时代党的纪律建设思想中的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红旗文稿》,2018年第11期。235.刘舒:“新时代党的纪律建设的内在逻辑与功能定位”,《学习与实践》,2018年第12期。236.刘怡达:“论纪检监察权的二元属性及其党规国法共治”,《社会主义研究》,2019年第1期。237.魏晓文、吕新海:“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的内涵、价值与实践路径”,《当代社会主义问题》,2019年第1期。238.刘练军:“监察追诉的时效问题”,《法学论坛》,2019年第1期。239.秦前红、刘怡达:“制定《政务处分法》应处理好的七对关系”,《法治现代化研究》,2019年第1期。240.刘艳红:“《监察法》与其他规范衔接的基本问题研究”,《法学论坛》,2019年第1期。241.章志远:“论党内法规制定中的党员参与”,《法治研究》,2019 年第 2 期。242.侯嘉斌:“党内法规溢出效力的界定与正当”,《党内法规理论研究》,2019年第2期。243.梁坤:“纪检监察措施分类适用的法规范解读”,《法学》,2019年第3期。244.徐海燕:“全面从严治党制度化新的伟大实践——《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四次修订的法治逻辑与时代意义”,《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9年第4期。245.刘卫东、王建华:“党的纪律建设的制度创新经验——基于四版《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制定与完善”,《理论探索》,2019年第4期。246.周泽中:“政治权威与行为合规:推进党内法治的双重逻辑”,《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9年第4期。247.杨永庚、常利娟:“我国党纪与国法的衔接方式、现实选择和优化路径”,《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4期。248.伊士国、郭康:“论党内法规实施后评估指标体系之构建”,《政法论丛》,2019年第4期。249.刘红凛:“党的组织力的内外向度与政治意蕴”,《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9年第4期。250.段磊:“论党内法规的明确性原则”,《法学评论》,2019年第5期。251.邹东升、姚靖:“党内法规‘党言党语’与‘法言法语’的界分与融合”,《探索》,2019年第5期。252.韩强:“论加强党内条例体系建设”,《理论探索》,2019年第5期。253.管华:“党内法规制定技术规范论纲”,《中国法学》,2019年第6期。254.吴建雄、李春阳:“《监察法》实施中的若干疑难问题及其破解对策”,《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6期。255.秦前红、周航:“通过制定技术规范完善党内法规的路径分析”,《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6期。256.雷浩伟、廖秀健、惠洋:“党内法规解释的规范化与法治化论析”,《理论导刊》,2019年第8期。257.庞慧洁:“党纪与刑事法律的衔接问题研究”,《广西社会科学》,2019年第9期。258.朱福惠:“论监察法上政务处分之适用及其法理”,《法学杂志》,2019年第9期。259.刘艳红、刘浩:“政务处分法对监察体制改革的法治化推进”,《南京师大学报》,2020年第1期。260.李昱:“党的纪律建设应处理好几个主要关系”,《湖南社会科学》,2020年第1期。261.谢慧:“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法治话语体系建构”,《理论学刊》,2020年第1期。262.尤国珍:“百年经验与时代要求:党纪建设的创新路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20年第1 期。263.夏伟:“监察体制改革‘纪法衔接’的法理阐释及实现路径”,《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第1期。264.石伟:“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制度的法理基础与逻辑判定”,《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20年第 1期。 265.汪仕凯:“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与政治体制能力重塑: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中国逻辑”,《南京社会科学》,2020年第2期。266.熊辉等:“新加坡人民行动党运用法治方式治理权力的经验及其启示”,《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20年第2期。267.蒋凌中:“论监察体制改革中的纪法协同”,《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20年第3期。268.莫纪宏:“‘制度之治’是法治的内在逻辑述要”,《现代法学》,2020年第3期。269.李昱:“论党的纪律文化及其建设方略”,《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4期。 270.罗有成:“党内法规文本质量实证研究——以221部党内法规为分析样本”,《理论导刊》,2020年第4期。271.刘先春、葛英儒:“全面构建党内法规执行的监督保障体系”,《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20年第 4 期。272.李海青:“制度优势如何转化为治理效能——基于制度建设模式的思考”,《理论探索》,2020年第4期。273.欧爱民、贺丽:“正当性、类型与边界——党内法规溢出效力的理论建构”,《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4期。274.柯华庆、杨明宇:“党的领导法规制度的理论基础”,《学术研究》,2020年第5期。275.石伟:“论党内法规的制度边界”,《社会主义研究》,2020年第6期。276.姚建国:“论‘党规严于国法’的正当性及其界域”,《理论视野》,2020年第6期 。277.段磊:“党纪适用裁量基准的理论塑造与构建方法”,《江汉论坛》,2020年第8期。278.伍华军、赵晨阳:“论党内法规责任条款及其规范设置”,《河南社会科学》,2020年第8期。279.赵娜、马金祥:“党内法规制度体系结构配置研究以层次、领域、载体为维度”,《理论导刊》,2020年第10期。280.王伟:“实现政务处分制度的纪法贯通、法法衔接”,《中国纪检监察》,2020年第13期。281.胡长云、欧爱民:“党员纪律处分时效:内涵、逻辑与完善路径”,《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20年第18期。282.秦前红、周航:“党纪处分与政纪处分的衔接协调及运行机制”,《中国法律评论》,2021年第1期。283.秦前红、张晓瑜:“政务处分与党纪处分适用衔接的若干问题”,《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1期。284.叶海波:“中国共产党依规治党的法治基因及其百年历史演进”,《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1期。285.唐皇凤,梁新芳:“中国共产党百年自我革命的基本经验”,《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1期。286.赵谦、余月:“位阶与主体:党内法规制定权限的规范内涵论”,《党内法规理论研究》,2021年第1期。287.杨正军:“党的纪律建设之百年回望及经验启示”,《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2期。288.江必新、马世媛:“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若干思考”,《科学社会主义》,2021年第2期。289.叶青:“坚持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法治现代化研究》,2021年第2期。290.殷虎:“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时代意义”,《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21年第2期。291.蒯正明:“中国共产党百年纪律建设的历史经验”,《中州学刊》,2021年第2期。292.王韶兴:“现代化国家与强大政党建设逻辑”,《中国社会科学》,2021年第3期。293.张甲哲:“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制度的创新发展与内在逻辑”,《社会主义研究》,2021年第3期。294.王士龙:“提高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的精准性”,《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21年第3期。295.张世飞:“运用科技手段提升纪检监察工作水平”,《人民论坛》,2021 第3期 。296.黄百炼:“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中国共产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成功实践”,《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21年第3期。297.周丽:“党内法规的基本品格”,《党内法规研究》,2021年第3期。298.常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内监督制度体系建设重要论述的四维阐读”,《毛泽东研究》,2021年第4期。299.韩春晖:“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有机统一研究”,《中国法学》,2021年第4期。300.陈松友、王雷:“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党内法规建设路径研究”,《廉政文化研究》,2021年,第4期。301. 周敬青:“新时代党内监督制度创新的内在逻辑”,《政治学研究》,2021年第4期。302.李景平、曹阳:“党内监督百年实践:历史嬗变与行动趋向基于国家治理视角”,《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4期。303.齐卫平:“中国共产党纪律建设百年实践历史纵论”,《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4期。304.李景平、曹阳:“党内监督的演变史及其现实启示——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探索为视角”,《江西社会学》,2021年第4期。305.宋功德:“党内法规的百年演进与治理之道”,《中国法学》,2021年第5期。306.王立峰:“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体系的百年实践与法治经验”,《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21年第5期。307.张文显:“坚持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有机统一”,《政治与法律》,2021年第5期。308.钱颖超、钟连发:“国外百年政党面临的主要挑战、经验教训及启示”,《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21年第5期。309.姜辉:“百年大党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成功道路”,《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5期。310.周尚君:“地方政府的价值治理及其制度效能”,《中国社会科学》,2021年第5期。311.付子堂、张燕:“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人民立场与实践要义”,《法学》,2021年第6期。312.王立峰:“忠诚、法治与民主:论党内法规的基本价值”,《东岳论丛》,2021年第6期。313.王译:“党内监督执纪‘四种形态’间程序衔接规制探讨”,《河南社会科学》,2021年第6期。314.朱林方:“党内法规若干基本范畴思辨”,《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21年第6期。315.王志强、荆慧兰:“建党百年来党的纪律建设的发展历程、基本特点与经验启示”,《求实》,2021年第6期。316.陈松友、王雷:“新时代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三维考察”,《理论学刊》,2021年第6期。317.刘长秋:“论党内法规对党内关系的调整”,《探索》,2021年第6期。318.齐卫平:“中国共产党纪律建设百年实践历史纵论”,《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7期。319.戴焰军:“以党内监督为主导贯通各类监督”,《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21年第8期。320.颜杰峰:“习近平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论述探析”,《马克思主义研究》,2021年第9期。321.朱福惠:“《政务处分法》上纪律处分双轨制的形成机理与衔接适用”,《河北法学》,2021第9期。322.陈伟:“职务犯罪调查的时效适用困惑及其澄清”,《法学》,2021年第9期。323.刘须宽:“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纪律建设的经验、规律、启示”,《马克思主义研究》,2021年第11期。324.程衍:“纪监融合视域下监察职权配置之再优化”,《法学》,2021年第11期。325.宋琳璘、汪全胜:“党内法规执行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研究”,《江西社会科学》,2021年第11期。326.王士龙:“新时代党的纪律建设的理论发展、实践逻辑和体系构建”,《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1年第12期。327.邓纯东:“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之魂”,《中国纪检监察》,2021年第13期。328.张文显:“论中国式法治现代化新道路”,《中国法学》,2022年第1期。329.王向明、段光鹏:“数字赋能监督:权力监督模式的智能化转型”,《求实》,2022年第1期。330.宋功德:“党规之治的自信与理性”,《党内法规研究》,2022年第1期。331.王弘宁:“监察机关办理职务犯罪追诉时效问题研究”,《社会科学战线》,2022年第1期。332.王士龙:“三重视域下党的纪律建设规律性探索”,《理论探索》,2022年第1期。333.姜明安:“党内法规制度建设与依法执政、依法治国、依规治党关系的理论阐释”,《党内法规研究》,2022年第1期。334.赵淑梅、周明宽:“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建设的历史成就与经验”,《求索》,2022年第2期。335.刘培功、胡小君:“把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学习与探索》,2022年第2期,336.黄文胜:“纪法情理融合理论探源和实践思考”,《贵州社会科学》,2022年第2期。337.屠凯、张天泽:“论执纪执法指导性案例的参照适用问题——与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性案例比较的视角”,《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2期。338.宋功德:“正确处理政治与法治的关系”,《中国司法》,2022年第2期。339.王立峰:“论党内法规的内在基础”,《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22年第2期。340.柯华庆:“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理论体系新论”,《学习论坛》,2022年第3期。341.王平:“十八大以来党的政治纪律建设发展历程和基本经验”,《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3期。342.冯新舟:“新时代纪检监察制度建设路径探析”,《理论视野》,2022年第3期。 343.王宏哲:“党和国家处分体系的要素、结构与特征”,《深圳社会科学》,2022年第3期,344.刘红凛、王贺宇:“以党内监督保障党的自我革命”,《理论探索》,2022年第3期。345.陈景彪:“习近平关于党的自我革命重要论述的新贡献”,《科学社会主义》,2022年第4期。346.宋世明:“论中国式治理现代化个性”,《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22年第4期。347.魏艳:“国家法律和党内法规相辅相成的实践路径基于二元执行主体有效联动的分析”,《探索》,2022年第4期。348.庄德水:“党内法规监督规定的结构性分析及其提升路径”,《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22年第4期。349.吴涛、李冲:“党内法规配套立规优化路径研究”,《党政研究》,2022年第4期。350.赵娜:“论党内法规体系的多维复合型结构”,《理论探索》,2022年第4期。351.祝捷、陈文菊:“党内法规执行责任制的理论探索与制度构造”,《社会科学》,2022年第5期。352.舒绍福:“党领导下的纪检监察合署办公的历史变迁与实践探索”,《理论视野》,2022年第5期。353.陈伟:“基层纪检监察监督的实践运行与质效提升”,《湖北社会科学》,2022年第5期。354.王立峰、李洪川:“中国共产党‘组织处理’的制度属性与制度形态分析”,《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5期。355.尹传政、戴苗玉:“党内规范性文件向国家法律转化的学理建构”,《理论探讨》,2022年第5期。356.郭玥:“规范有序: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内在逻辑结构”,《探索》,2022年第5期。357.陈朋:“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内在逻辑与实践转化”,《宁夏社会科学》,2022年第6期。358.段光鹏:“新时代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策略探讨”,《新疆社会科学》,2022年第6期。359.刘红凛:“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的政治逻辑与基本理路”,《治理研究》,2022年第6期。360.黄冰琼:“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纪律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党的文献》,2022年第6期。361.何伦坤:“软法治理视角下党内法规的实施困境及其突破”,《理论导刊》,2022年第 8期。362.王孟秋:“新时代党的纪律建设创新的内在逻辑”,《世界社会主义研究》,2022年第8期。363.佘湘:“习近平关于党的自我革命战略思想的内在逻辑”,《马克思主义研究》,2022年第8期。364.周叶中:“坚持依规治党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红旗文稿》,2022年第8期。365.张海涛:“党内法规调整对象的范围界定”,《理论导刊》,2022年第9期。366.祝灵君:“党的自我革命: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马克思主义研究》,2022年第10期。367.崔凯:“党内程序性条款的价值阐述及优化进路”,《学习与实践》,2022年第10期。368.颜晓峰:“依靠党的自我革命跳出历史周期率”,《马克思主义研究》,2022年第10期。369.付子堂:“中国共产党创造法治文明新形态的历史叙事”,《中国社会科学》,2022年第12期。370.郑立东:“准确把握规纪法的辩证统一关系”,《中国纪检监察》,2022年第16期。371.张荣臣:“全面从严治党的新时代答卷”,《人民论坛》,2022年第19期。372.丁英华、刘旺:“党员的‘权利让渡’与‘义务增持’”,《中国纪检监察》,2022年第23期。373.秦前红、刘怡达:“论中国共产党坚持自我革命的宪法基础”,《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1期。374.周叶中:“论中国共产党以自我革命跳出历史周期率的制度成就”,《政法论丛》,2023年第1期。375.周叶中、闫纪钢:“论依规治党的政治优势”,《求是学刊》,2023年第1期。376.姜明安:“推进依规治党的关键环节与保障措施”,《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23年第1期。377.陈敦坤:“依规治党与以德治党相结合的制度逻辑一基于新制度经济学分析范式”,《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1期。378.王建国、肖冲:“党内法规治理效能分析:理论阐释及实现路径”,《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2期。379.齐敏、任建明:“反腐数据治理的价值意蕴、问题及策略研究”,《湖南社会科学》,2023年第2期。380. 段占朝:“习近平党内法规思想论纲”,《政治与法律》,2023年第2期。381.刘长秋、张准:“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依规治党的逻辑起点、作用与要求”,《治理现代化研究》,2023年第2期。382.欧爱民、何静:“论党内法规责任的类型化建构”,《理论探索》,2023年第2期。383.伊士国、佟皓东:“党内法规执行效果评估主体模式优化研究”,《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23年第3期。384.周叶中、刘文健:“论党内民主法规制度的完善”,《学习与实践》,2023年第3期。385.王译:“党纪处分证据与政务处分证据的衔接协调规则研究”,《党内法规研究》,2023年第3期。386.王伟国:“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依规治党理论及其原创性贡献”,《法学研究》,2023年第3期。387.祝捷、张诗瑶:“执纪执法指导性案例‘应当参照’的效力证成及制度路径”,《内蒙古社会科学》,2023年第4期。388.朱家明:“理念转化、结构形态与参与者共识:论党内法规制度体系执行力”,《社会主义研究》,2023年第4期。389.王建芹:“党的纪律与党内法规关系论纲”,《理论学刊》,2023年第5期。390.欧爱民、何静:“组织处理类型化的立规回应与四维逻辑阐释”,《法学论坛》,2023年第5期。391.朱红建、冯留建:“中国共产党百年纪律建设的历史经验”,《社会科学战线》2023年第5期。392.曹鑫、李斌雄:“新时代反腐败斗争的逻辑理路、成就及经验”,《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5期。393.张文显:“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中国化时代化的重大成果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创新发展”,《当代法学》,2023年第5期。394.段磊:“作为独立规范类型的党内法规:党内法规性质的再探讨”,《新华文摘》,2023年第5期。395.周叶中、邵帅:“论党内法规学科的体系化构建”,《法学论坛》,2023年第5期。396.刘长秋:“依规治党思维的三维面向及其准确把握”,《探索》,2023年第6期。397.庄德水:“党内法规评估结果运用的政治规范和保障机制”,《理论与改革》,2023年第6期。398.王伟国:“党内法规在‘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中的作用论略”,《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23年第6期。399.王伟国、金成波:“党内法规特色语言论纲”,《法学评论》,2023年第6期。400.段占朝、姚建龙:“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基本经验”,《治理现代化研究》,2023年第6期。401.喻少如、许柯:“执纪执法指导性案例制度:价值定位、内在逻辑及优化路径”,《湖北社会科学》,2023年第7期。402.魏磊杰:“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张力及反思——法治化思维与政治性取向的区隔”,《法学》,2023年第7期。403.刘长秋:“论党内法规的特征一兼论党内法规调整作为一种制度调整的优势”,《观察与思考》,2023年第8期。404.何勤华:“中国古代‘出礼入刑’传统之赓续与创新”,《政治与法律》,2023年第8期。405.王琦:“纪检监察监督与司法监督贯通衔接机制研究”,《河北法学》,2023年第9期。406.周叶中、陈若琪:“论社会主义道德是党内法规的伦理基础”,《河南社会科学》,2023年第9期。407.王建芹:“充分发挥依规治党政治保障作用”,《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23年第10期。408.刘俊杰:“论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的历史源流、科学方法与重大意义”,《马克思主义研究》,2023年第10期。409.王立峰、徐天也:“纪检监察内部监督视域下干部监督室制度研究”,《河南社会科学》,2023年第12期。410.伊士国、郑海琨:“论党内法规执行效果评估结果的运用”,《学习与实践》,2023年第12期。411.唐鸣、严郁洁:“党内法规程序性条款文本质量提升研究——基于法规文本的统计分析”,《社会主义研究》,2024年第1期。412.张文显:“中华法系的独特性及其三维构造”,《东方法学》,2024年第1期。413.刘长秋:“论党内法规学的学科定位及其构建”,《求实》,2024年第1期。414.王建芹、张钦:“监察体制改革背景下村干部‘微腐败’行为治理:成效与路径”,《治理现代化研究》,2024年第1期。415.刘红凛:“新时代依规治党的战略定位与价值归依”,《思想理论战线》,2024年第1期。416.苏升、温泽彬:“论党内法规的宪法渊源功能”,《党内法规研究》,2024年第1期。417.赵坤、李茜:“新时代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研究”,《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4年第2期。418.郑敏:“基于类型学视角的党内法规体系完善研究”,《理论导刊》,2024年第1期。419.杜悦嘉:“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的系统路径”,《理论探索》,2024年第1期。420.祝捷:“《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实践创新”,《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24年第2期。421.庞仕平:“违纪构成体系:比较与选择”,《党内法规研究》,2024年第2期。422.秦伟、任杰:“论民主集中制作为党内法规制度体系的核心”,《党内法规研究》,2024年第3期。423.李少杰:“中国共产党纪律体系的历史演进、比较优势与现实作用——以《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为侧重的考察”,《党内法规研究》,2024年第3期。424.段妍:“《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从严’实质”,《新疆社会科学》,2024年第4期。425.祝捷、万孝笑:“论纪法适用中权衡的路径展开与理性规制”,《江汉论坛》,2024年第4期。426.马长山:“数字司法的法治边界”,《东方法学》,2024年第4期。427.赵海全、张梓建:“《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分则中‘有关规定’的实证分析与类型化”,《治理现代化研究》,2024年第5期。428.徐小庆:“纪律刚性与纪律自觉的共生互洽——党纪学习教育的历史惯性、时代价值与实践指向”《政治学研究》,2024年第5期。429.周叶中、王梦森:“‘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有机统一’突出优势的内涵、实践和效能”,《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430.阚道远:“中国特色反腐败之路的生成逻辑、鲜明特征与发展趋向”,《马克思主义研究》,2024年第7期。431.丁艺、安钰峰:“理解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纪律建设的四重维度”,《思想政治教育》,2024年第7期。432.丁俊萍、何炫达:“‘党的纪律’及其相关概念辨析”,《理论与改革》,2024年第7期。433.李斌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实质要义”,《人民论坛》,2024年第9期。434.何伦坤:“党员权利视角下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完善研究”,《理论导刊》,2024年第9期。435.唐皇凤:“中国共产党组织纪律负面清单内容的历史变迁——基于历次《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分析”,《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24年第11期。436.李斌雄、杨檬:“新征程党的纪律处分制度建设的理念思路、制度创新与实施方法”,《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4年第13期。437.焦洪昌、杨立邦:“执纪执法指导性案例的生成机理、价值功能与参照适用”,《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438.刘长秋:“论党内法规之于党内权力的功能定位”,《甘肃社会科学》,2025年第1期。439.唐皇凤、徐植:“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纪律建设:效果评估、主要问题与优化路径”,《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2期。440.石泽华、秦前红:“执纪执法指导性案例参照适用的理据与进路”,《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2期。441.朱林方:“论党纪责任的认定与归结”,《社会科学》,2025年第2期。(三)其他类1.“为建设法制国家而奋斗”,《人民日报》,1996年2月9日,第3版。2.“《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向党的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工作报告》(1997 年9月9日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通过)”,《人民日报》,1997年9月24日,第1版。3.“《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向党的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工作报告》(2002年11月1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人民日报》,2002年11月20日,第1版。4.习近平:“认真学习党章,严格遵守党章”,《人民日报》,2012年11月20日,第1版。5.达仁:“从严治党的重要体现精准把握‘纪律处分’和‘组织处理’这两种手段”,《中国纪检监察报》,2016年8月3日,第8版。6.习近平:“关于《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的说明”,《人民日报》,2016年11月3日,第1版。7.“《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向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工作报告》(2017年 10月2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人民日报》,2017年10月30日,第1版。8.“ 1至9月纪检监察机关处置问题线索117. 6万件”,《人民日报》,2018年10月21日,第1版。9.王伟国:“党内法规在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定位”,《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11月17日,第8版。10.“习近平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一刻不停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保障党的二十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人民日报》,2023年1月10日,第1版。

学科:

法学理论

提交日期

2025-07-01

引用参考

戴诗雨.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制度体系建设研究[D]. 西南政法大学,2025.

全文附件授权许可

知识共享许可协议-署名

  • dc.title
  •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制度体系建设研究
  • dc.title
  •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ystem of Disciplinary Punishment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 dc.contributor.schoolno
  • B2019030101014
  • dc.contributor.author
  • 戴诗雨
  • dc.contributor.affiliation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dc.contributor.degree
  • 博士
  • dc.contributor.childdegree
  • 法学博士学位
  • dc.contributor.degreeConferringInstitution
  • 西南政法大学
  • dc.identifier.year
  • 2025
  • dc.contributor.direction
  • 马克思主义理论、党史党建
  • dc.contributor.advisor
  • 商爱玲,周祖成
  • dc.contributor.advisorAffiliation
  • 行政法学院(纪检监察学院),行政法学院(纪检监察学院)
  • dc.language.iso
  • 中文
  • dc.subject
  • 中国共产党,党的建设,纪律建设,纪律处分制度,从严治党
  • dc.subject
  • Keywords: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arty; Disciplinary construction; Disciplinary Sanction System;Exercise Full and Strict Governance over the Party
  • dc.description.abstract
  • 内容摘要照临有度,纪律无亏。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中党内法规体系的规范组成,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制度体系隶属党内法规制度体系中的党的监督制度板块,发挥着“规范主体、规范行为、规范监督”等多元法治功能,是我们党以法治方式管党治党、执纪肃纪的规范基础,对健全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推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和监督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理论与实践相呼应,《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系列党内法规制度的多次修订,映射出监督执纪形势依旧严峻、问题日趋复杂,党的纪律处分制度体系现代化建设和高效能运行的需求日盛。当前,党的纪律处分制度体系正处于“有没有”向“好不好”“强不强”迭代升级的关键期,然“党规法治”仍面临诸多理论诘问和实践窘境,要明晰党的纪律处分制度体系建设的思路方向、路径举措,必须深刻回答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制度建设从哪里来、到何处去的根本问题。文章分为七个部分。绪论部分,将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制度体系的建设置于“中国共产党之治”的宏观治理视域、“党规之治”的中观法治视域、“以党内监督为主导”的微观功能视域加以系统考量,重点从历史背景、现实情景和未来图景三个方面交代研究缘起,围绕形态和理念、实践和理论、时间和空间等六个维度评述既有研究成果,提出“基本内涵——历史嬗变——体系架构——现状分析——困境检视——思路举措”的研究构想。第一章,基本内涵。概念内涵部分,旨在明晰研究边界,提炼党的纪律处分制度体系建设的核心要素,对其相关概念的滥觞及其变迁作以溯源、比较和界定,重在阐析党的纪律处分制度化的体系建设基础、类型化的规范适用基础以及结构化的效能实现基础。理论基础部分,旨在从历史积淀、文化传承和时代创新三个维度明晰其理论构造。关系梳理部分,辨析了党的纪律处分制度与党内法规的从属关系、党的纪律处分制度与监察法律的协同关系、党的纪律处分制度与政务处分制度的衔接关系以及党的纪律处分制度与道德规范的耦合关系。第二章,历史嬗变。以党的纪律处分制度化、规范化和法治化为主线,考察了党的纪律处分制度体系四个阶段的历史演进逻辑。制度初创与监督探索时期(1921—1949年),实践要点在于明确加强党内监督是增强政党战斗力的关键举措,在党章框架下逐步完善纪律规范,并在革命语境中不断丰富监督执纪的实践形态。体制转型与曲折前进时期(1949—1978年),党的纪律处分制度在挫折中发展。制度恢复与体系建设时期(1978—2012年),实现了纪律检查理念范式革新、纪律处分制度的规范化建设、监督执纪机制的法治化转型等三大壮举。系统集成与协同发展时期(2012年至今),纪律处分制度的集成性建构、监察体制的协同性创新、监督执纪效能的革命性提升是其鲜明实践指向。第三章,规范结构。运用规范分析法呈现党的纪律处分制度体系应然面貌。价值目标部分,阐释了确保党的长期执政地位的政治目标,明确了全面从严治党与全面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法治目标以及凝聚知纪明纪守纪的社会共识的社会目标。指导原则部分,分析了党的纪律处分制度体系作为党纪的处分原则、作为党规的法治原则,针对其特殊性,进一步阐明了其刚柔相济、虚实融合的“德法共建”原则以及内外贯通、上下协调的“横纵并行”原则以及时代性原则和简洁、便利的高效原则。核心要素部分,涉及形成科学系统的纪律处分规范体系的规范要素、实现纪律处分的程序正义的程序要素、构造纪律处分的归责体系的责任要素以及持续完善执纪问责机制的执行要素。第四章,现状考察。从实然的角度总结党的纪律处分制度体系建设现状,聚焦立规、执规、守规、督规四个方面,发现问题、分析成因。实然构成解析方面,分析了“党规之治—规矩之治—价值之治”三重规范要义,搭建了“党规奠基—国法衔接—软法延伸”三维规范结构。运行问题分析方面,立规结构体系存在规划设计统筹性尚存不足、归责究责严谨性有待提升、解释体制系统性亟须完善等问题,执规实施环节存在审查程序规范可操作性不强、违纪处分执行链规范性不足、纪法协同化机制联动性不畅等问题,守规宣教流程存在教育载体同质化、教育时序错位、教育成效评估体系碎片化等问题,督规资源供给存在评估评价机制供给不充分、专业工作队伍建设不到位、廉洁文化要素整合不系统等问题。与之对应,检视了规范构造、实施运行、遵规守纪及环节整合的困境并分析成因。第五章,思路举措。党的纪律处分制度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既要立足制度本身,亦要超脱制度之外。其一,瞄准规划与创制问题,完善党的纪律处分制度规范体系,科学谋划、科学协调、科学转化,推动党的纪律处分制度体系引领性与精细化、联动性与协同化、吸纳性与交互化的多重提升。其二,优化党的纪律处分制度体系执行架构,瞄准责任和职权问题,密织“要素—组织”双重执规责任网络,划定“类型—功能”双重执规权力边界。其三,凝聚党的纪律处分制度体系规约合力,锚定监督和教育问题,既要凝聚党的纪律处分制度运行主体规约合力,亦要凝聚环体规约合力,两者结合以形成规制保障的合力。结语部分,一是对研究加以总结,指出构建高质量党的纪律处分制度体系,要从规范体系的细化、实施体系的优化、监督体系的强化、保障体系的深化四个方面入手。二是对研究加以展望,分别从党的纪律处分制度体系系统性研究、历史性研究、前瞻性研究、回应性研究四个角度深化党的纪律处分制度体系的理论研究,以期实现党的纪律处分制度体系的应然能效与实然能效的增进。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党的建设;纪律建设;纪律处分制度;全面从严治党
  • dc.description.abstract
  • AbstractModerate in governance, discipline without fail.The system of disciplinary sanction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s a normative component of the system of party within the socialist rule of law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s subordinate to the module of the system of party supervision in the system of party regulations and plays a diverse of legal functions such as "regulating subjects, regulating behavior, and regulating supervision." It is the normative foundation for our party to manage and govern the party enforce discipline in a legal manner, and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sound development of the system of self-revolution of the party and for promoting the modern of the system and capacity of supervision of the party and the stat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correspondence, the series of revisions to the "Regulations on Dis Sanction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nd other sets of party regulations reflect that the situation of supervision and discipline enforcement is still grim, the problems are becoming increasingly, and the demand for the modernization construction and efficient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of disciplinary sanctions of the party is increasing day by day. At present, the system of sanctions of the party is in a critical period of iteration and upgrading from "having or not" to "good or not" and "strong or not". However "Party regulations and the rule of law" still face many theoretical questions and practical dilemmas. To clarify the ideas and path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ystem of disciplinary of the party, we must profoundly answer the fundamental question of wher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ystem of disciplinary sanction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omes from and where it. The article is divided into seven parts. In the introduction part,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ystem of disciplinary sanction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s placed the macro governance perspective of "the governanc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he meso legal perspective of "the governance of party regulations", and the micro perspective of "the supervision dominated by the party within", and is systematically considered.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current situation, and future prospects are mainly described from three aspects historical background, reality, and future prospects. The existing research results are commented on around six dimensions: form and concept, practice and theory, time and space, and research prospects are proposed: strengthening the systematicness of norms, historicity of logic, forward-looking response, and responsive adjustmentChapter 1, Basic Overview. The conceptual connotation part aims to clarify the research boundaries, distill the core elements of the of the party's disciplinary sanctions system, trace the origin, compare and define the relevant concepts, focusing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institutionalized system of the party' disciplinary sanctions, the normative application basis of the type, and the structural basis of the effectiveness. The theoretical basis part aims to clarify its theoretical structure from three dimensions historical accumulation, cultural heritage and era innovation, distill the theory of Lenin on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y discipline and the concept of the code, law and rules in 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focusing on the theoretic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important discourse of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 on the new type of party system and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in China. the part of relationship sorting, the framework structure of the party's disciplinary sanction system is clarified, and the subordinat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arty's disciplinary sanction system the party's internal regulations, the coordina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arty's disciplinary sanction system and the supervisory law, the coupl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arty's sanction system and the government's disciplinary sanction system, and the coupl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arty's disciplinary sanction system and the moral code are clarified.Chapter 2, Historical Evolution. Taking the institutionalization, standardization, and legalization of the disciplinary system of the Party as the main line this chapter examines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logic of the four stages of the disciplinary system of the Party. The practice focus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embryonic form of the system the exploration of supervision (1921—1949) was to clarify that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discipline was the key measure to enhance the combat effectiveness the party, to improve the discipline norms step by step under the framework of the Party Constitution, and to enrich the practice form of supervision and discipline enforcement in the context. During the period of system transformation and tortuous progress (1949—1978), it developed in frustration. From 197 to 2012, the period of legal restructuring and system construction, three great achievements were made: the systematic reconstruction of the discipline supervision system, the standardized construction of the discipline system, and the legalized practice of the supervision and discipline enforcement mechanism. The period from 2012 to the present is the period system integration and innovative iteration. Its distinctive practical orientation includes the integrated construction of the discipline norm system, the normalized development of the discipline system, and the revolutionary improvement of supervision and discipline enforcement efficiency. At the same time, three historical experiences of the Party's discipline system construction are summarized: adhering to the unity of party and people nature, insisting on standardization and legalization, and promoting the integration of regularization and visualization. Chapter 3, Normative Deconstruction. The normative analysis method is used to present the ideal appearance of the party's disciplinary system. the section on value goals, the political goal of ensuring the party's long-term ruling position is expounded, the legal goal of comprehensively governing the party strict discipline and comprehensively governing the country according to law is clarified, and the social goal of building a consensus on knowing, understanding, and observing discipline is identified. the section on guiding principles, the disciplinary principles of the party's disciplinary system as party discipline and the legal principles as party regulations are analyzed. In view of particularity, the principle of "building morality and law together", which combines hardness with softness and emptiness with reality, and the principle of "parallel horizontal vertical", which connects inside and outside and coordinates up and down, are further elaborated. In the section on core elements, the normative elements involved in the of a scientific and systematic disciplinary normative system, the procedural elements involved in the realization of procedural justice for disciplinary action, the responsibility elements involve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a accountability system, and the executive elements involved in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the accountability mechanism are discussed. Chapter 4, Current Situation Survey. This chapter summarizes the current stat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arty's disciplinary system from the of actuality, focusing on the four aspects of rule-making, rule-enforcement, rule-observance, and rule-supervision, identifying problems analyzing causes. In terms of the analysis of the actual composition, the triple regulatory significance of "governance by party rules—governance by rules—gance by values" was analyzed, and a three-dimensional regulatory structure of "party rules foundation—national law interface—soft law extension" was constructed. In terms the analysis of operational issues,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the rule-making structure system, such as insufficient overall planning and design, the need to improve the rigor accountability, and the urgent need to improve the systematicness of the interpretation system.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of the rule-enforcement,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such the lack of strong operability of the review procedure norms, the lack of standardization of the disciplinary execution chain, and the unsmooth linkage of the rule of collaborative mechanism. In the process of compliance education,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such as insufficient pre-education prevention, deviations in ideological awareness, and difficulties in coordinating rigid and soft education. In terms of the supply of supervisory resources,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such as the lack of a sufficient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mechanism, the of professional work team building, and the lack of systematic integration of clean culture elements. Corresponding to this, we examine the difficulties and analyze the causes, including the difficulties of the "rank—content—category" normative structure, the regulatory difficulties of the "power—responsibility—case" implementation operation, the integration of the "subject—awareness—action" compliance, and the integration difficulties of the "mechanism—momentum—talent" elements.Chapter 5, Approaches and Measures. The main conten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ystem of disciplinary sanctions of the Party should not only focus the system itself, but also go beyond it. First, aiming at the issues of planning and creation, the system of disciplinary sanctions of the Party should be improved, the scientific planning, scientific coordination, and scientific transformation should be promoted to enhance the leadership, refinement, linkage, and synergy of the system of disciplinary sanctions of Party. Second, optimize the execution framework of the disciplinary sanctions of the Party, aim at the issues of responsibility and authority, and weave a dual execution responsibility network ofelements-organization", delimit a dual execution authority boundary of "type-function". Third, condense the disciplinary sanctions system of the Party, aim at problems of supervision and education, and not only condense the regulatory force of the main body of the operation of the disciplinary sanctions system of the Party, but alsoense the regulatory force of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and combine the two to form a regulatory guarantee force.Conclusion: It is summarized that to build a high-quality disciplinary system for the Party, it is necessary to start from aspects: the refinement of the normative system,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implementation system, the strengthening of the supervision system, and the deepening of the security system. Secondly, the is looked forward to, and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on the system of the Party's disciplinary system is deepened from four perspectives: systematic research, historical research, forward-looking, and responsive research,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improvement of the Party's disciplinary system's system's due efficiency and actual efficiency.
  • dc.date.issued
  • 2025-05-30
  • dc.date.oralDefense
  • 2025-05-17
  • dc.relation.citedreferences
  • 参考文献(一)著作类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12.《列宁全集》第1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13.《列宁全集》第1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14.《列宁全集》第3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15.《毛泽东选集》第1-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16.《毛泽东文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17.《邓小平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18.《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19.《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20.《江泽民文选》第1-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21.《胡锦涛文选》第1-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22.《习近平著作选读》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23.《习近平著作选读》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2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年版。2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26.《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27.《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年版。28.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朱德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2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26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3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3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3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3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3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版。3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年版。36.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苏联共产党代表大会、代表会议和中央全会决议汇编》(第2分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3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38.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江泽民论加强和改进执政党建设(专题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研究出版社,2004年版。3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全面依法治国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年版。40.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国方正出版社,2015年版。41.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国方正出版社,2016年版。42.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全面从严治党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年版。43.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依规治党论述摘编》,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国方正出版社,2022年版。44.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习近平关于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4年版。45.中共中央办公厅法规局编:《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汇编》,北京:法律出版社,2021年版。46.《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47.本书编委会:《中国共产党历次党章汇编》,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23年版。48.《中央党内法规制定工作五年规划纲要(2013—2017年)》,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49.《中央党内法规制定工作第二个五年规划(2018—2022年)》,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50.《中央党内法规制定工作规划纲要(2023—2027年)》,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51.法律出版社法规中心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纪检监察法律法规全书》,北京:法律出版社,2023年版。52.《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1997年版。53.《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2018年、2015年、2003年),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19年版。54.《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24年版。55.徐朝阳:《中国诉讼法溯源》,北京: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56.梁志祥等:《党纪学》,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1991年版。57.沈宗灵:《现代西方法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年版。58.晋乾泰:《中国共产党纪律学》,北京:红旗出版社,1993年版。59.纪士忠:《党的纪律概论》,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60.[意]贝卡利亚:《论犯罪与刑法》,黄风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61.曾繁茂、张大平编:《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概论》,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1995年版。62.张明楷:《外国刑法纲要》,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63.夏勇:《人权概念起源:权利历史哲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64.林尚立:《党内民主——中国共产党的理论与实践》,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65.高鸿钧等:《法治:理念与制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年版。66.陈兴良:《刑法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67.谢志高:《党内监督概论》,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年版。68.季卫东:《法律程序的意义——对中国法制建设的另一种思考》,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69.王沪宁:《政治的逻辑: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原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70.刘洪才:《当代世界共产党党章党纲选编》,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9年版。71.郑荣华:《中国共产党纪律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72.张波:《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路径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73.[英]艾伦·韦尔:《政党与政党政治》,谢峰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74.黄宇:《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史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75.周叶中:《宪法政治:中国政治发展的必由之路》,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2年版。76.罗华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监督体制》,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12年。77.陈国权:《权力监督制约论》,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78.公丕祥:《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通史》(第1卷),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79.公丕祥、龚廷泰:《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通史》(第3卷),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80.李忠:《党内法规建设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版。81.宋功德:《党规之治》,北京:法律出版社,2015年版。82.包刚升:《政治学通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83.张英伟、高波编:《党章中的纪律》,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15年版。84.姜明安:《法治国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85.王振民、施新州:《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86.殷啸虎:《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通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87.黄相怀等:《不忘初心: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永葆朝气》,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88.马怀德、张瑜:《扎紧党纪的制度笼子》,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89.公丕祥:《当代中国的法治现代化》,北京:法律出版社,2017年版。90.冯玉军:《中国法治的道路与特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版。91.姜明安:《行政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92.殷啸虎:《宪法学:原理与运用》,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7年版。93.李斌雄:《扎紧制度的笼子》,武汉:武汉出版社,2017年版。94.祝捷、伍华军:《永远在路上:全面从严治党关键词》,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95.宋功德:《中国法治实施报告(2017)》,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18年版。96.姜明安:《监察工作理论与实务》,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8年版。97.李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发展道路》,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8年版。98.吕世伦,叶传星:《马克思恩格斯法律思想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99.柯华庆、杨明宇:《党规学》,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8年版。100.欧爱民:《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关系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版。101.程维荣:《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8年。102.李林、莫纪宏:《全面依法治国 建设法治中国》,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年版。103.欧爱民:《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总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104.温剑能:《违纪构成与党纪处分论》,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19年版。105.刘玮等:《西方政治哲学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106.马怀德:《监察法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107.王勇:《党内法规教程》,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9年版。108.汪国华编著:《适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定性量纪实务》,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19年版。109.季珐彦编著:《党纪与国法的对话——违纪行为与违法犯罪行为比较分析》,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19年版。110.宋功德、张文显:《党内法规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年版。111.付子堂:《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的中国实践与发展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112.柯华庆:《党规学》,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20年版。113.蔡文斌编著:《党纪处分简论》,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20年版。114.吴建雄,廖永安:《监察法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115.童德华等:《党纪处分的体系性研究》,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20年版。116.章志远:《党内法规实施典型事例评析》,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20年版。117.本书编写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法规制度选编》(党纪处分卷),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20年版。118.本书编写组:《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历程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21年版。119.刘焕明:《肃纪正风筑防线建立健全“惩戒防范保障”三维反腐机制研究》,北京:学习出版社,2021年版。120.廖秀建、雷浩伟:《党内法规制度解释问题研究》,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21年版。121.陈光、赵大千、邵慧峰:《党内法规的运行》,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21年版。122.宋功德:《党规之治:党内法规一般原理》,北京:法律出版社,2021年版。123.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案件审理室:《纪检监察纪法适用研究》,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21年版。124.本书编写组:《常见违纪行为定性辨析》,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22年版。125.王希鹏:《违纪违法行为认定的理念和方法》,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22年版。126.甄占民等:《自我革命: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127.章志远:《党内法规学专论》,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22年版。128.季珐彦编著:《党纪国法比较简论》,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22年版。129.尹业香:《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机制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130.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案件审理室编:《论纪说法2023》,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23年版。131.中共中央统战部著:《伟大的政治创造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北京:商务印书馆,2023版。132.郭为禄、章志远:《党的组织法规原理》,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23年版。133.章志远、张晓瑜编:《〈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理解与适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4年版。134.《党内法规制定权限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24年版。135.陈光:《党内法规的基层治理效能》,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24年版。136.蒋清华:《中国共产党党的领导法规制度基础理论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24年版。137.周易茗:《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衔接协调问题研究》,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25年版。138.郭为禄、章志远:《党的监督保障法规原理》,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25年版。(二)论文类139.朱德崇:“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的有力武器——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党政论坛》,1997年第8期。140.冯平:“重建价值哲学”,《哲学研究》,2002年第5期。141.周云华:毛政相:“关于改革和完善党的纪律检查体制的思考”,《求索》,2002年第5期。142.于铭松:“以制度创新推进党内监督机制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4年第6期。143.李步云、赵迅:“什么是良法”,《法学研究》,2005年第6期。144.丁俊萍,廖义军:“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机构的发展历程及其启示”,《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145.陈建华:“论党内监督体系的科学化”,《江汉论坛》,2009年第1期。146.郑传坤、黄清吉:“健全党内监督与完善巡视制度”,《政治学研究》,2009年第5期。147.牟广东、唐晓清:“论巡视制度在党内监督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理论探讨》,2010年第3期。148.王翠芳:“发展党内民主——党内监督的基础政治生态建设之关键”,《社会主义研究》,2010年第5期。149.李毅弘,张苏:“列宁党内监督思想及启示”,《理论探讨》,2011年第3期。150.蒯正明:“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制度建设的历史进程与基本经验”,《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1年第3期。151.李林:“当代中国的依法治国与依法执政”,《学术探索》,2011年第2期。152.王翠芳:“中共党内监督存在的现实问题及其成因”,《社会主义研究》,2011年第4期。153.刘金程:“中国共产党纪检监察领导体制的演化:90年的回顾与展望”,《河南社会科学》,2011年第5期。154.臧乃康,韩裕庆:“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规范性缺失与制度安排”,《科学社会主义》,2012年第4期。155.陈自才:“中国共产党党章结构的历史演变与现实启示”,《中州学刊》,2013年第4期。156.董芳:“纪检监察机关在办案中如何运用组织处理措施”,《中国纪检监察》,2013年第13期。157.邵景均:“首先是管 关键在严——论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求是》,2013年第10期。158.过勇:“中国纪检监察派驻制度研究”,《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第2期。 159.黄晓辉:“党内监督工作领导体制的历史演变与新发展”,《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160.于学强、周浩集:“制度视角下纪检监察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年第4期。161.徐喜林:“进一步健全党的纪检监察体制的思路对策”,《中州学刊》,2014年第4期。162.罗重一、张楠:“改革和完善党内监督机制的若干思考”,《理论探讨》,2014年第5期。163.王希鹏:“改革党的纪律检查体制的几个关键问题”,《理论视野》,2014年第8期。164.马立新:“党内法规与国家法规规章备案审查衔接联动机制探讨”,《学习与探索》,2014年第12期。165.文丰安:“党内监督科学化的困境及途径探究”,《理论探讨》,2015年第1期。166.李鸿忠:“加强党的纪律建设 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求是》,2015年第1期。167.张晓燕:“构建维护党章权威机制的思考和建议”,《理论学刊》,2015年第2期。168.董业东:“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的衔接协调”,《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5年第2期。169.范一锴:“中共党员纪律处分追责时效制度建立的可行性”,《河北学刊》,2015年第4期。170.崔建周:“‘党规党纪严于国家法律’:理论依据、实践指向与实现条件”,《理论探索》,2015年第4期。171.刘红凛:“十八大以来‘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战略思路与显著特征”,《求实》,2015年第5期。172.吴辉:“突出党纪特色 实现纪法分开”,《理论视野》,2015 第7期 。173.马怀德、张瑜:“为《纪律处分条例》修订支招”,《廉政瞭望》, 2015 第13期。174.苑秀丽:“新形势下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的思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6年第1期。175.苑秀丽:“全覆盖、高标准、严要求——学习《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党纪处分条例》”,《红旗文稿》,2016年第1期。176.赵绪生:“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必须处理好四个关系”,《理论视野》,2016年第1期。177.周叶中:“论‘党纪新条例’的法技术与法属性”,《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6年第1期。178.陈家喜:“党纪与国法:分化抑或协同”,《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6年第1期。179.姚桓:“史上最严 效果可期——《党纪处分条例》解析”,《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6年第1期。180.丁俊萍:“党的纪律建设的历史考察”,《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6年第1期。181.程同顺:“党规党纪法治化建设的里程碑”,《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6年第1期。182.陈述:“严明纪律与自我纠错——中国共产党的成功之道”,《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6年第1期。183.褚尔康、赵宇霞:“党内监督与政治生态”,《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6年第1期。184.肖泳冰:“公职人员利益冲突治理的中国路径探讨——兼论《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党纪处分条例》的利益冲突治理策略”,《探索》,2016年第2期。185.蒙慧、任鹏丽:“党内反腐倡廉法规调整的逻辑思路探析——以《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修订为例”,《学术探索》,2016年第3期。186.任建明:“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意义、要义及对策”,《贵州社会科学》,2016年第4期。187.曹雪松:“党内监督优势与实现路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6年第4期。188.石伟:“党内法规中的“刑法”——新修订版《党纪处分条例》解读”,《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6年第4期。189.曹雪松:“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内监督理念与实践的新发展”,《社会主义研究》,2016年第4期。190.张雨:“法治视野下‘两个责任’预防腐败路径探析”,《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4期。191.程同顺,陈永国:“党纪与国法衔接协同实现路径的思考”,《长白学刊》,2016年第5期。192.刘长秋:“关于党内法规的几个重要理论问题”,《理论学刊》,2016年第5期。193.任建明、吴国斌、杨梦婕:“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内涵实质、关键要素及运用指南”,《理论视野》,2016年第6期。194.熊樟林:“软法反腐的可能性及其适用法则”,《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6期。195.肖金明:“关于党内法治概念的一般认识”,《山东社会科学》,2016年第6期。196.陈朋:“纪律规矩建设的政治生态学考察”,《南京社会科学》,2016年第9期。197.肖剑忠:“论党内监督制度的完善”,《中州学刊》,2016年第10期。198.孙才华、方世荣:“中国共产党章程解释主体的确定”,《理论月刊》,2016年第10期。199.郝潞霞:“习近对党的纪律建设思想的理论创新”,《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年第10期。200.陈光:“论党内法规语言的模糊性及其平衡”,《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8年第1期。201.马长山:“全面从严治党的法治之维”,《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7年第1期。202.张晋藩:“中国古代监察思想、制度与法律论纲——历史经验的总结”,《环球法律评价》,2017年第2期。203.蔡娟:“纪法协同:净化政治生态的实践逻辑”,《探索》,2017年第2期。204.张晓燕:“关于党内法规制度实施体系建设的思考和建议”,《理论学刊》,2017年第3期,205.张文显:“治国理政的法治理念和法治思维”,《中国社会科学》,2017年第4期。206.李会勋:“党内法规的价值维度研究”,《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4期。207.李东明:“列宁关于党的纪律和政治规矩的论述及其现实意蕴”,《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年第4期。208.蔡文华:“党内监督制度体系的存在形态及其优化路径”,《理论探索》,2017年第5期。209.任晓伟:“中国共产党党章中纪律建设条文变动的历史轨迹”,《中共党史研究》,2017年第5期。210.李忠:“构建依规治党法规制度体系研究”,《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5期。211.吴桂韩:“全面加强新时代党的纪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7年第6期。212.滕明政:“十八大以来党内监督理论与实践研究综述”,《理论与改革》,2017年第6期。213.王建芹、农云贵:“党内法规清理的反思与法治化重建”,《学术探索》,2017年第12期。214.张晋藩:“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地位与史鉴价值”,《法学杂志》,2018年第1期。215.郭玥:“党的纪律建设:渊源、要素和制度创新”,《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8年第1期。216.张凤华、王晓埂:“习近平党内监督思想探析”,《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1期。217.王田田:“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的法理基础和价值导向”,《河南社会科学》,2018年第1期。218.蒋来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理论体系与实践战略专题研究”,《河南社会科学》2018年第1期。219.任建明、薛彤彤:“实践运用‘四种形态’遇到的主要问题与应对策略”,《河南社会科学 》2018 第1期 。220.赵淑梅:“党的纪律建设:内涵、原则与思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8年第2期。221.韩云霄、王树荫:“论习近平新时代党的纪律建设思想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18年第3期。222.王同昌:“十九大对新时代党的纪律建设的部署与创新”,《理论与改革》,2018年第3期。223.吴翠丽:“党的纪律建设的发展演进与经验启示——基于党章修改的历史视角”,《思想理论教育》,2018年第3期。224.朱福惠:“国家监察法对公职人员纪律处分体制的重构”,《行政法学研究》,2018年第4期。225.周强:“习近平党的纪律建设思想研究”,《社会主义研究》,2018年第4期。226.陈瑞华:“论监察委员会的调查权”,《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8年第4期。227.高建民:“论改革开放40年来党的纪律建设”,《学术论坛》,2018年第5期。228.刘先春、赵洪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纪律建设经验研究”,《山东社会科学》,2018年第5期。229.李斌雄、魏新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制度的重大发展”,《探索》,2018年第5期。230.郭玥:“开创新时代党的纪律建设的新篇章——学习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探索》,2018年第6期。231.周叶中、邓书琴:“论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的价值取向——以党员义务和党员权利为视角”,《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8年第8期。232.杨定明、汤玉华:“党的纪律和规矩建设论析”,《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年第10期。233.杨新光:“历次党章对党的纪检机关主要任务的规定及演变”,《北京社会科学》,2018年第11期。234.王磊:“习近平新时代党的纪律建设思想中的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红旗文稿》,2018年第11期。235.刘舒:“新时代党的纪律建设的内在逻辑与功能定位”,《学习与实践》,2018年第12期。236.刘怡达:“论纪检监察权的二元属性及其党规国法共治”,《社会主义研究》,2019年第1期。237.魏晓文、吕新海:“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的内涵、价值与实践路径”,《当代社会主义问题》,2019年第1期。238.刘练军:“监察追诉的时效问题”,《法学论坛》,2019年第1期。239.秦前红、刘怡达:“制定《政务处分法》应处理好的七对关系”,《法治现代化研究》,2019年第1期。240.刘艳红:“《监察法》与其他规范衔接的基本问题研究”,《法学论坛》,2019年第1期。241.章志远:“论党内法规制定中的党员参与”,《法治研究》,2019 年第 2 期。242.侯嘉斌:“党内法规溢出效力的界定与正当”,《党内法规理论研究》,2019年第2期。243.梁坤:“纪检监察措施分类适用的法规范解读”,《法学》,2019年第3期。244.徐海燕:“全面从严治党制度化新的伟大实践——《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四次修订的法治逻辑与时代意义”,《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9年第4期。245.刘卫东、王建华:“党的纪律建设的制度创新经验——基于四版《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制定与完善”,《理论探索》,2019年第4期。246.周泽中:“政治权威与行为合规:推进党内法治的双重逻辑”,《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9年第4期。247.杨永庚、常利娟:“我国党纪与国法的衔接方式、现实选择和优化路径”,《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4期。248.伊士国、郭康:“论党内法规实施后评估指标体系之构建”,《政法论丛》,2019年第4期。249.刘红凛:“党的组织力的内外向度与政治意蕴”,《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9年第4期。250.段磊:“论党内法规的明确性原则”,《法学评论》,2019年第5期。251.邹东升、姚靖:“党内法规‘党言党语’与‘法言法语’的界分与融合”,《探索》,2019年第5期。252.韩强:“论加强党内条例体系建设”,《理论探索》,2019年第5期。253.管华:“党内法规制定技术规范论纲”,《中国法学》,2019年第6期。254.吴建雄、李春阳:“《监察法》实施中的若干疑难问题及其破解对策”,《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6期。255.秦前红、周航:“通过制定技术规范完善党内法规的路径分析”,《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6期。256.雷浩伟、廖秀健、惠洋:“党内法规解释的规范化与法治化论析”,《理论导刊》,2019年第8期。257.庞慧洁:“党纪与刑事法律的衔接问题研究”,《广西社会科学》,2019年第9期。258.朱福惠:“论监察法上政务处分之适用及其法理”,《法学杂志》,2019年第9期。259.刘艳红、刘浩:“政务处分法对监察体制改革的法治化推进”,《南京师大学报》,2020年第1期。260.李昱:“党的纪律建设应处理好几个主要关系”,《湖南社会科学》,2020年第1期。261.谢慧:“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法治话语体系建构”,《理论学刊》,2020年第1期。262.尤国珍:“百年经验与时代要求:党纪建设的创新路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20年第1 期。263.夏伟:“监察体制改革‘纪法衔接’的法理阐释及实现路径”,《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第1期。264.石伟:“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制度的法理基础与逻辑判定”,《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20年第 1期。 265.汪仕凯:“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与政治体制能力重塑: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中国逻辑”,《南京社会科学》,2020年第2期。266.熊辉等:“新加坡人民行动党运用法治方式治理权力的经验及其启示”,《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20年第2期。267.蒋凌中:“论监察体制改革中的纪法协同”,《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20年第3期。268.莫纪宏:“‘制度之治’是法治的内在逻辑述要”,《现代法学》,2020年第3期。269.李昱:“论党的纪律文化及其建设方略”,《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4期。 270.罗有成:“党内法规文本质量实证研究——以221部党内法规为分析样本”,《理论导刊》,2020年第4期。271.刘先春、葛英儒:“全面构建党内法规执行的监督保障体系”,《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20年第 4 期。272.李海青:“制度优势如何转化为治理效能——基于制度建设模式的思考”,《理论探索》,2020年第4期。273.欧爱民、贺丽:“正当性、类型与边界——党内法规溢出效力的理论建构”,《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4期。274.柯华庆、杨明宇:“党的领导法规制度的理论基础”,《学术研究》,2020年第5期。275.石伟:“论党内法规的制度边界”,《社会主义研究》,2020年第6期。276.姚建国:“论‘党规严于国法’的正当性及其界域”,《理论视野》,2020年第6期 。277.段磊:“党纪适用裁量基准的理论塑造与构建方法”,《江汉论坛》,2020年第8期。278.伍华军、赵晨阳:“论党内法规责任条款及其规范设置”,《河南社会科学》,2020年第8期。279.赵娜、马金祥:“党内法规制度体系结构配置研究以层次、领域、载体为维度”,《理论导刊》,2020年第10期。280.王伟:“实现政务处分制度的纪法贯通、法法衔接”,《中国纪检监察》,2020年第13期。281.胡长云、欧爱民:“党员纪律处分时效:内涵、逻辑与完善路径”,《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20年第18期。282.秦前红、周航:“党纪处分与政纪处分的衔接协调及运行机制”,《中国法律评论》,2021年第1期。283.秦前红、张晓瑜:“政务处分与党纪处分适用衔接的若干问题”,《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1期。284.叶海波:“中国共产党依规治党的法治基因及其百年历史演进”,《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1期。285.唐皇凤,梁新芳:“中国共产党百年自我革命的基本经验”,《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1期。286.赵谦、余月:“位阶与主体:党内法规制定权限的规范内涵论”,《党内法规理论研究》,2021年第1期。287.杨正军:“党的纪律建设之百年回望及经验启示”,《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2期。288.江必新、马世媛:“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若干思考”,《科学社会主义》,2021年第2期。289.叶青:“坚持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法治现代化研究》,2021年第2期。290.殷虎:“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时代意义”,《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21年第2期。291.蒯正明:“中国共产党百年纪律建设的历史经验”,《中州学刊》,2021年第2期。292.王韶兴:“现代化国家与强大政党建设逻辑”,《中国社会科学》,2021年第3期。293.张甲哲:“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制度的创新发展与内在逻辑”,《社会主义研究》,2021年第3期。294.王士龙:“提高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的精准性”,《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21年第3期。295.张世飞:“运用科技手段提升纪检监察工作水平”,《人民论坛》,2021 第3期 。296.黄百炼:“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中国共产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成功实践”,《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21年第3期。297.周丽:“党内法规的基本品格”,《党内法规研究》,2021年第3期。298.常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内监督制度体系建设重要论述的四维阐读”,《毛泽东研究》,2021年第4期。299.韩春晖:“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有机统一研究”,《中国法学》,2021年第4期。300.陈松友、王雷:“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党内法规建设路径研究”,《廉政文化研究》,2021年,第4期。301. 周敬青:“新时代党内监督制度创新的内在逻辑”,《政治学研究》,2021年第4期。302.李景平、曹阳:“党内监督百年实践:历史嬗变与行动趋向基于国家治理视角”,《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4期。303.齐卫平:“中国共产党纪律建设百年实践历史纵论”,《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4期。304.李景平、曹阳:“党内监督的演变史及其现实启示——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探索为视角”,《江西社会学》,2021年第4期。305.宋功德:“党内法规的百年演进与治理之道”,《中国法学》,2021年第5期。306.王立峰:“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体系的百年实践与法治经验”,《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21年第5期。307.张文显:“坚持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有机统一”,《政治与法律》,2021年第5期。308.钱颖超、钟连发:“国外百年政党面临的主要挑战、经验教训及启示”,《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21年第5期。309.姜辉:“百年大党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成功道路”,《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5期。310.周尚君:“地方政府的价值治理及其制度效能”,《中国社会科学》,2021年第5期。311.付子堂、张燕:“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人民立场与实践要义”,《法学》,2021年第6期。312.王立峰:“忠诚、法治与民主:论党内法规的基本价值”,《东岳论丛》,2021年第6期。313.王译:“党内监督执纪‘四种形态’间程序衔接规制探讨”,《河南社会科学》,2021年第6期。314.朱林方:“党内法规若干基本范畴思辨”,《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21年第6期。315.王志强、荆慧兰:“建党百年来党的纪律建设的发展历程、基本特点与经验启示”,《求实》,2021年第6期。316.陈松友、王雷:“新时代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三维考察”,《理论学刊》,2021年第6期。317.刘长秋:“论党内法规对党内关系的调整”,《探索》,2021年第6期。318.齐卫平:“中国共产党纪律建设百年实践历史纵论”,《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7期。319.戴焰军:“以党内监督为主导贯通各类监督”,《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21年第8期。320.颜杰峰:“习近平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论述探析”,《马克思主义研究》,2021年第9期。321.朱福惠:“《政务处分法》上纪律处分双轨制的形成机理与衔接适用”,《河北法学》,2021第9期。322.陈伟:“职务犯罪调查的时效适用困惑及其澄清”,《法学》,2021年第9期。323.刘须宽:“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纪律建设的经验、规律、启示”,《马克思主义研究》,2021年第11期。324.程衍:“纪监融合视域下监察职权配置之再优化”,《法学》,2021年第11期。325.宋琳璘、汪全胜:“党内法规执行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研究”,《江西社会科学》,2021年第11期。326.王士龙:“新时代党的纪律建设的理论发展、实践逻辑和体系构建”,《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1年第12期。327.邓纯东:“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之魂”,《中国纪检监察》,2021年第13期。328.张文显:“论中国式法治现代化新道路”,《中国法学》,2022年第1期。329.王向明、段光鹏:“数字赋能监督:权力监督模式的智能化转型”,《求实》,2022年第1期。330.宋功德:“党规之治的自信与理性”,《党内法规研究》,2022年第1期。331.王弘宁:“监察机关办理职务犯罪追诉时效问题研究”,《社会科学战线》,2022年第1期。332.王士龙:“三重视域下党的纪律建设规律性探索”,《理论探索》,2022年第1期。333.姜明安:“党内法规制度建设与依法执政、依法治国、依规治党关系的理论阐释”,《党内法规研究》,2022年第1期。334.赵淑梅、周明宽:“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建设的历史成就与经验”,《求索》,2022年第2期。335.刘培功、胡小君:“把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学习与探索》,2022年第2期,336.黄文胜:“纪法情理融合理论探源和实践思考”,《贵州社会科学》,2022年第2期。337.屠凯、张天泽:“论执纪执法指导性案例的参照适用问题——与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性案例比较的视角”,《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2期。338.宋功德:“正确处理政治与法治的关系”,《中国司法》,2022年第2期。339.王立峰:“论党内法规的内在基础”,《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22年第2期。340.柯华庆:“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理论体系新论”,《学习论坛》,2022年第3期。341.王平:“十八大以来党的政治纪律建设发展历程和基本经验”,《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3期。342.冯新舟:“新时代纪检监察制度建设路径探析”,《理论视野》,2022年第3期。 343.王宏哲:“党和国家处分体系的要素、结构与特征”,《深圳社会科学》,2022年第3期,344.刘红凛、王贺宇:“以党内监督保障党的自我革命”,《理论探索》,2022年第3期。345.陈景彪:“习近平关于党的自我革命重要论述的新贡献”,《科学社会主义》,2022年第4期。346.宋世明:“论中国式治理现代化个性”,《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22年第4期。347.魏艳:“国家法律和党内法规相辅相成的实践路径基于二元执行主体有效联动的分析”,《探索》,2022年第4期。348.庄德水:“党内法规监督规定的结构性分析及其提升路径”,《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22年第4期。349.吴涛、李冲:“党内法规配套立规优化路径研究”,《党政研究》,2022年第4期。350.赵娜:“论党内法规体系的多维复合型结构”,《理论探索》,2022年第4期。351.祝捷、陈文菊:“党内法规执行责任制的理论探索与制度构造”,《社会科学》,2022年第5期。352.舒绍福:“党领导下的纪检监察合署办公的历史变迁与实践探索”,《理论视野》,2022年第5期。353.陈伟:“基层纪检监察监督的实践运行与质效提升”,《湖北社会科学》,2022年第5期。354.王立峰、李洪川:“中国共产党‘组织处理’的制度属性与制度形态分析”,《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5期。355.尹传政、戴苗玉:“党内规范性文件向国家法律转化的学理建构”,《理论探讨》,2022年第5期。356.郭玥:“规范有序: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内在逻辑结构”,《探索》,2022年第5期。357.陈朋:“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内在逻辑与实践转化”,《宁夏社会科学》,2022年第6期。358.段光鹏:“新时代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策略探讨”,《新疆社会科学》,2022年第6期。359.刘红凛:“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的政治逻辑与基本理路”,《治理研究》,2022年第6期。360.黄冰琼:“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纪律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党的文献》,2022年第6期。361.何伦坤:“软法治理视角下党内法规的实施困境及其突破”,《理论导刊》,2022年第 8期。362.王孟秋:“新时代党的纪律建设创新的内在逻辑”,《世界社会主义研究》,2022年第8期。363.佘湘:“习近平关于党的自我革命战略思想的内在逻辑”,《马克思主义研究》,2022年第8期。364.周叶中:“坚持依规治党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红旗文稿》,2022年第8期。365.张海涛:“党内法规调整对象的范围界定”,《理论导刊》,2022年第9期。366.祝灵君:“党的自我革命: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马克思主义研究》,2022年第10期。367.崔凯:“党内程序性条款的价值阐述及优化进路”,《学习与实践》,2022年第10期。368.颜晓峰:“依靠党的自我革命跳出历史周期率”,《马克思主义研究》,2022年第10期。369.付子堂:“中国共产党创造法治文明新形态的历史叙事”,《中国社会科学》,2022年第12期。370.郑立东:“准确把握规纪法的辩证统一关系”,《中国纪检监察》,2022年第16期。371.张荣臣:“全面从严治党的新时代答卷”,《人民论坛》,2022年第19期。372.丁英华、刘旺:“党员的‘权利让渡’与‘义务增持’”,《中国纪检监察》,2022年第23期。373.秦前红、刘怡达:“论中国共产党坚持自我革命的宪法基础”,《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1期。374.周叶中:“论中国共产党以自我革命跳出历史周期率的制度成就”,《政法论丛》,2023年第1期。375.周叶中、闫纪钢:“论依规治党的政治优势”,《求是学刊》,2023年第1期。376.姜明安:“推进依规治党的关键环节与保障措施”,《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23年第1期。377.陈敦坤:“依规治党与以德治党相结合的制度逻辑一基于新制度经济学分析范式”,《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1期。378.王建国、肖冲:“党内法规治理效能分析:理论阐释及实现路径”,《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2期。379.齐敏、任建明:“反腐数据治理的价值意蕴、问题及策略研究”,《湖南社会科学》,2023年第2期。380. 段占朝:“习近平党内法规思想论纲”,《政治与法律》,2023年第2期。381.刘长秋、张准:“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依规治党的逻辑起点、作用与要求”,《治理现代化研究》,2023年第2期。382.欧爱民、何静:“论党内法规责任的类型化建构”,《理论探索》,2023年第2期。383.伊士国、佟皓东:“党内法规执行效果评估主体模式优化研究”,《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23年第3期。384.周叶中、刘文健:“论党内民主法规制度的完善”,《学习与实践》,2023年第3期。385.王译:“党纪处分证据与政务处分证据的衔接协调规则研究”,《党内法规研究》,2023年第3期。386.王伟国:“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依规治党理论及其原创性贡献”,《法学研究》,2023年第3期。387.祝捷、张诗瑶:“执纪执法指导性案例‘应当参照’的效力证成及制度路径”,《内蒙古社会科学》,2023年第4期。388.朱家明:“理念转化、结构形态与参与者共识:论党内法规制度体系执行力”,《社会主义研究》,2023年第4期。389.王建芹:“党的纪律与党内法规关系论纲”,《理论学刊》,2023年第5期。390.欧爱民、何静:“组织处理类型化的立规回应与四维逻辑阐释”,《法学论坛》,2023年第5期。391.朱红建、冯留建:“中国共产党百年纪律建设的历史经验”,《社会科学战线》2023年第5期。392.曹鑫、李斌雄:“新时代反腐败斗争的逻辑理路、成就及经验”,《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5期。393.张文显:“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中国化时代化的重大成果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创新发展”,《当代法学》,2023年第5期。394.段磊:“作为独立规范类型的党内法规:党内法规性质的再探讨”,《新华文摘》,2023年第5期。395.周叶中、邵帅:“论党内法规学科的体系化构建”,《法学论坛》,2023年第5期。396.刘长秋:“依规治党思维的三维面向及其准确把握”,《探索》,2023年第6期。397.庄德水:“党内法规评估结果运用的政治规范和保障机制”,《理论与改革》,2023年第6期。398.王伟国:“党内法规在‘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中的作用论略”,《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23年第6期。399.王伟国、金成波:“党内法规特色语言论纲”,《法学评论》,2023年第6期。400.段占朝、姚建龙:“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基本经验”,《治理现代化研究》,2023年第6期。401.喻少如、许柯:“执纪执法指导性案例制度:价值定位、内在逻辑及优化路径”,《湖北社会科学》,2023年第7期。402.魏磊杰:“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张力及反思——法治化思维与政治性取向的区隔”,《法学》,2023年第7期。403.刘长秋:“论党内法规的特征一兼论党内法规调整作为一种制度调整的优势”,《观察与思考》,2023年第8期。404.何勤华:“中国古代‘出礼入刑’传统之赓续与创新”,《政治与法律》,2023年第8期。405.王琦:“纪检监察监督与司法监督贯通衔接机制研究”,《河北法学》,2023年第9期。406.周叶中、陈若琪:“论社会主义道德是党内法规的伦理基础”,《河南社会科学》,2023年第9期。407.王建芹:“充分发挥依规治党政治保障作用”,《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23年第10期。408.刘俊杰:“论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的历史源流、科学方法与重大意义”,《马克思主义研究》,2023年第10期。409.王立峰、徐天也:“纪检监察内部监督视域下干部监督室制度研究”,《河南社会科学》,2023年第12期。410.伊士国、郑海琨:“论党内法规执行效果评估结果的运用”,《学习与实践》,2023年第12期。411.唐鸣、严郁洁:“党内法规程序性条款文本质量提升研究——基于法规文本的统计分析”,《社会主义研究》,2024年第1期。412.张文显:“中华法系的独特性及其三维构造”,《东方法学》,2024年第1期。413.刘长秋:“论党内法规学的学科定位及其构建”,《求实》,2024年第1期。414.王建芹、张钦:“监察体制改革背景下村干部‘微腐败’行为治理:成效与路径”,《治理现代化研究》,2024年第1期。415.刘红凛:“新时代依规治党的战略定位与价值归依”,《思想理论战线》,2024年第1期。416.苏升、温泽彬:“论党内法规的宪法渊源功能”,《党内法规研究》,2024年第1期。417.赵坤、李茜:“新时代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研究”,《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4年第2期。418.郑敏:“基于类型学视角的党内法规体系完善研究”,《理论导刊》,2024年第1期。419.杜悦嘉:“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的系统路径”,《理论探索》,2024年第1期。420.祝捷:“《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实践创新”,《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24年第2期。421.庞仕平:“违纪构成体系:比较与选择”,《党内法规研究》,2024年第2期。422.秦伟、任杰:“论民主集中制作为党内法规制度体系的核心”,《党内法规研究》,2024年第3期。423.李少杰:“中国共产党纪律体系的历史演进、比较优势与现实作用——以《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为侧重的考察”,《党内法规研究》,2024年第3期。424.段妍:“《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从严’实质”,《新疆社会科学》,2024年第4期。425.祝捷、万孝笑:“论纪法适用中权衡的路径展开与理性规制”,《江汉论坛》,2024年第4期。426.马长山:“数字司法的法治边界”,《东方法学》,2024年第4期。427.赵海全、张梓建:“《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分则中‘有关规定’的实证分析与类型化”,《治理现代化研究》,2024年第5期。428.徐小庆:“纪律刚性与纪律自觉的共生互洽——党纪学习教育的历史惯性、时代价值与实践指向”《政治学研究》,2024年第5期。429.周叶中、王梦森:“‘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有机统一’突出优势的内涵、实践和效能”,《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430.阚道远:“中国特色反腐败之路的生成逻辑、鲜明特征与发展趋向”,《马克思主义研究》,2024年第7期。431.丁艺、安钰峰:“理解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纪律建设的四重维度”,《思想政治教育》,2024年第7期。432.丁俊萍、何炫达:“‘党的纪律’及其相关概念辨析”,《理论与改革》,2024年第7期。433.李斌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实质要义”,《人民论坛》,2024年第9期。434.何伦坤:“党员权利视角下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完善研究”,《理论导刊》,2024年第9期。435.唐皇凤:“中国共产党组织纪律负面清单内容的历史变迁——基于历次《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分析”,《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24年第11期。436.李斌雄、杨檬:“新征程党的纪律处分制度建设的理念思路、制度创新与实施方法”,《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4年第13期。437.焦洪昌、杨立邦:“执纪执法指导性案例的生成机理、价值功能与参照适用”,《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438.刘长秋:“论党内法规之于党内权力的功能定位”,《甘肃社会科学》,2025年第1期。439.唐皇凤、徐植:“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纪律建设:效果评估、主要问题与优化路径”,《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2期。440.石泽华、秦前红:“执纪执法指导性案例参照适用的理据与进路”,《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2期。441.朱林方:“论党纪责任的认定与归结”,《社会科学》,2025年第2期。(三)其他类1.“为建设法制国家而奋斗”,《人民日报》,1996年2月9日,第3版。2.“《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向党的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工作报告》(1997 年9月9日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通过)”,《人民日报》,1997年9月24日,第1版。3.“《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向党的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工作报告》(2002年11月1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人民日报》,2002年11月20日,第1版。4.习近平:“认真学习党章,严格遵守党章”,《人民日报》,2012年11月20日,第1版。5.达仁:“从严治党的重要体现精准把握‘纪律处分’和‘组织处理’这两种手段”,《中国纪检监察报》,2016年8月3日,第8版。6.习近平:“关于《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的说明”,《人民日报》,2016年11月3日,第1版。7.“《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向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工作报告》(2017年 10月2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人民日报》,2017年10月30日,第1版。8.“ 1至9月纪检监察机关处置问题线索117. 6万件”,《人民日报》,2018年10月21日,第1版。9.王伟国:“党内法规在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定位”,《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11月17日,第8版。10.“习近平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一刻不停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保障党的二十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人民日报》,2023年1月10日,第1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