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罪案件前科消灭的制度逻辑与建构方略

传播影响力
本库下载频次:
本库浏览频次:
CNKI下载频次:0

归属院系:

法学院

作者:

段贞锋

摘要:

轻罪立法的不断扩张给我国的社会治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特别是轻罪案件犯罪附随后果的溢出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建立轻微犯罪记录封存制度”,体现出党和国家对轻罪治理下前科问题的高度重视,也为轻罪案件前科消灭制度的进一步探索提供了可能、奠定了基础。立足我国实践探索,借鉴域外成功立法例,选择科学的立法模式,明确适用范围和条件,设计可操作的程序和方式,通过前科消灭制度与社区矫正、档案户籍、隐私权保护等配套制度的对接,促进前科制度正向功能和抑制负面效应,切实提升社会治理的实效。

语种:

中文

出版日期:

2025-08-20

学科:

刑法学

提交日期

2025-09-08

引用参考

段贞锋. 轻罪案件前科消灭的制度逻辑与建构方略[J]. 时代法学,2025(04):79-91.

全文附件授权许可

知识共享许可协议-署名

  • dc.title
  • 轻罪案件前科消灭的制度逻辑与建构方略
  • dc.contributor.author
  • 段贞锋
  • dc.contributor.affiliation
  • 1.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2.平顶山学院政法学院
  • dc.publisher
  • 时代法学
  • dc.identifier.year
  • 2025
  • dc.identifier.issue
  • 04
  • dc.identifier.volume
  • 23
  • dc.identifier.page
  • 79-91
  • dc.date.issued
  • 2025-08-20
  • dc.language.iso
  • 中文
  • dc.subject
  • 轻罪治理;前科消灭;罪刑适应;罪责自负;分配正义;
  • dc.description.abstract
  • 轻罪立法的不断扩张给我国的社会治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特别是轻罪案件犯罪附随后果的溢出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建立轻微犯罪记录封存制度”,体现出党和国家对轻罪治理下前科问题的高度重视,也为轻罪案件前科消灭制度的进一步探索提供了可能、奠定了基础。立足我国实践探索,借鉴域外成功立法例,选择科学的立法模式,明确适用范围和条件,设计可操作的程序和方式,通过前科消灭制度与社区矫正、档案户籍、隐私权保护等配套制度的对接,促进前科制度正向功能和抑制负面效应,切实提升社会治理的实效。
  • dc.description.sponsorship
  • 2024年最高人民检察院项目“认罪认罚自愿性的类型化及其程序保障”(GJ2024D17); 2024年西南政法大学学生科研创新项目“轻罪治理背景下前科消灭制度建构研究”(2024XZXS-047)的阶段性成果;
  • dc.identifier.CN
  • 43-1431/D
  • dc.identifier.issn
  • 1672-769X
  • dc.identifier.if
  • 0.609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