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额诉讼案件事实认定智能化研究

传播影响力
本库下载频次:
本库浏览频次:
CNKI下载频次:0

归属学者:

包冰锋

归属院系:

法学院

作者:

包冰锋 ; 王牧源

摘要:

2012年我国《民事诉讼法》修订时引入的小额诉讼程序,一度在缓解“案多人少”压力方面被寄予厚望。但经过十余年的司法实践,小额诉讼程序的适用率依旧很低,一定程度影响小额案件的审理效率。在智慧法院建设的大背景下,将案件事实认定智能化引入小额诉讼程序,是解决程序适用率低的有效策略。北京“睿法官”系统和浙江“凤凰智审”系统,为人工智能与小额诉讼程序的结合提供了借鉴。为了应对智能认定适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缺乏价值判断、算法黑箱、专业人才短缺、司法数据的真实性与安全性等问题,智能化认定需要加强程序保障,增强算法黑箱的可接受性,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强化对司法数据的监督管理。

语种:

中文

出版日期:

2025-08-25

学科:

诉讼法学

提交日期

2025-10-13

引用参考

包冰锋; 王牧源. 小额诉讼案件事实认定智能化研究[J]. 宜宾学院学报,2025(08):19-26.

全文附件授权许可

知识共享许可协议-署名

  • dc.title
  • 小额诉讼案件事实认定智能化研究
  • dc.contributor.author
  • 包冰锋; 王牧源
  • dc.contributor.affiliation
  • 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
  • dc.publisher
  • 宜宾学院学报
  • dc.identifier.year
  • 2025
  • dc.identifier.issue
  • 08
  • dc.identifier.volume
  • 25
  • dc.identifier.page
  • 19-26
  • dc.date.issued
  • 2025-08-25
  • dc.language.iso
  • 中文
  • dc.subject
  • 小额诉讼程序;;案件事实认定;;人工智能;;算法;;程序保障
  • dc.description.abstract
  • 2012年我国《民事诉讼法》修订时引入的小额诉讼程序,一度在缓解“案多人少”压力方面被寄予厚望。但经过十余年的司法实践,小额诉讼程序的适用率依旧很低,一定程度影响小额案件的审理效率。在智慧法院建设的大背景下,将案件事实认定智能化引入小额诉讼程序,是解决程序适用率低的有效策略。北京“睿法官”系统和浙江“凤凰智审”系统,为人工智能与小额诉讼程序的结合提供了借鉴。为了应对智能认定适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缺乏价值判断、算法黑箱、专业人才短缺、司法数据的真实性与安全性等问题,智能化认定需要加强程序保障,增强算法黑箱的可接受性,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强化对司法数据的监督管理。
  • dc.description.sponsorship
  • 202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民事诉讼自认制度研究”(23YJA820001);; 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小额诉讼案件事实认定智能化研究”(FXY2024107)
  • dc.identifier.CN
  • 51-1630/Z
  • dc.identifier.issn
  • 1671-5365
  • dc.identifier.if
  • 0.154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