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察问责法治化的本质内涵与实践路径

传播影响力
本库下载频次:
本库浏览频次:
CNKI下载频次:0

归属学者:

杨尚东

作者:

杨尚东

摘要:

监察问责制度是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推进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它的功能与目的是督促各级领导人员认真履职,目前在实践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囿于这项制度刚建立不久,暴露出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如问责泛化影响公职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问责理念不清晰、问责对象不明确、问责事由泛化以及问责处理结果的执行标准不统一等。为规范监察问责制度,应首先明确监察问责的制度功能,同时确立“级别职务+角色”的双重“领导人员”辨认标准,明晰公职人员履职尽责的判断标准,将正当程序的基本理论植入监察问责程序之中。

语种:

中文

出版日期:

2025-08-20

学科: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提交日期

2025-10-13

引用参考

杨尚东. 监察问责法治化的本质内涵与实践路径[J]. 犯罪研究,2025(04):12-20.

全文附件授权许可

知识共享许可协议-署名

  • dc.title
  • 监察问责法治化的本质内涵与实践路径
  • dc.contributor.author
  • 杨尚东
  • dc.contributor.affiliation
  • 西南政法大学纪检监察学院;
  • dc.publisher
  • 犯罪研究
  • dc.identifier.year
  • 2025
  • dc.identifier.issue
  • 04
  • dc.identifier.page
  • 12-20
  • dc.date.issued
  • 2025-08-20
  • dc.language.iso
  • 中文
  • dc.subject
  • 监察问责;;法治化;;领导人员;;权力平衡
  • dc.description.abstract
  • 监察问责制度是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推进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它的功能与目的是督促各级领导人员认真履职,目前在实践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囿于这项制度刚建立不久,暴露出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如问责泛化影响公职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问责理念不清晰、问责对象不明确、问责事由泛化以及问责处理结果的执行标准不统一等。为规范监察问责制度,应首先明确监察问责的制度功能,同时确立“级别职务+角色”的双重“领导人员”辨认标准,明晰公职人员履职尽责的判断标准,将正当程序的基本理论植入监察问责程序之中。
  • dc.description.sponsorship
  •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2024年度重大项目“构建中国自主纪检监察学知识体系”(项目编号:24JDJC03);; 2019年度国家社科一般项目“国家监察机关行政问责体系化研究”(项目编号:19BFX05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 dc.identifier.CN
  • 31-1809/D
  • dc.identifier.issn
  • 1671-1130
  • dc.identifier.if
  • 0.936
回到顶部